虎林快餐品茶工作室,虎林快餐茶饮工作室
今天路过虎林快餐品茶工作室的时候,突然想起前几天朋友跟我念叨过这家店。说也奇怪,这条街上来来回回走了这么多年,还真没仔细留意过这家店。正好午饭时间,索性推门进去看看。
店面不大,但收拾得挺干净。墙上挂着几张茶叶产地的风景照,靠窗摆着几盆绿萝,阳光照进来的时候,叶子绿得发亮。老板正在柜台后面擦杯子,看见我进来,笑着点了下头。
一杯茶的温度
“来点什么?我们这儿有简餐,也有现泡的茶。”老板说话带着点本地口音,听着挺亲切。我点了一份套餐,又要了杯龙井。等餐的时候,看着老板不紧不慢地烫杯子、温壶、投茶,动作熟练得很。
茶水端上来的时候,我忍不住问:“你们这儿到底是做快餐的,还是专门品茶的?”老板笑了:“都是。你看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,但再忙也得吃饭喝茶不是?我们就是想做个既方便又有味道的地方。”
这话倒是实在。隔壁桌坐着个年轻人,一边吃炒饭一边看手机,手边放着那杯茶,时不时端起来喝一口。这不就是现在很多人的常态吗?
虎林快餐品茶工作室这个名字,乍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矛盾——快餐讲究快,品茶需要慢。但仔细想想,生活本来就是快慢结合的。就像这会儿,虽然我是来吃快餐的,但手里这杯茶却让我不自觉地放慢了节奏。
熟悉又新鲜的味道
套餐上来了,分量挺足。尝了一口,味道出人意料地好。不是那种标准化的外卖味儿,能尝出是现炒的。老板说他们的厨师都在餐厅干了十几年,后来才来的这儿。“快餐不等于将就,”他说,“再简单的饭菜也得用心做。”
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门口那家小饭馆,老板也是这么实在。现在满大街都是连锁店,能遇到这种还保留着家常味儿的地方,还真不容易。
茶凉了,老板过来给我续水。他说有些老客人天天来,不一定是为了吃饭,就是习惯了这个环境。有人甚至专门来这儿谈事情,点壶茶,坐一下午。“我们这地方虽然叫快餐,但其实更像个休息站。”他说。
想想也是,现在找个能安心坐会儿的地方不容易。咖啡馆太吵,图书馆太静,这种小馆子反倒刚刚好。
又来了几个熟客,跟老板打过招呼,自己找位置坐下。看他们熟门熟路的样子,想来都是这儿的常客。其中一位大爷点了份面条,慢悠悠地吃着,时不时跟老板聊两句家常。
我突然明白了这家店的特别之处。它不像那些网红店追求时髦,也不像传统茶馆那么严肃。就是简简单单地,让你在忙碌的生活里有个能喘口气的地方。
临走时,老板正在给新到的茶叶分类。他说最近在考虑要不要改个名字,叫虎林快餐茶饮工作室可能更贴切些。“不过老客人都习惯了,再说名字就是个称呼,重要的是大家在这儿待得舒服。”
走出店门,街上依旧车水马龙。但手里提着的那杯打包的茶,还温温的。这条走了无数遍的街道,因为发现了这样一个地方,突然变得不太一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