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阳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子茶座闲谈时光
推开那扇挂着风铃的玻璃门,茶香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。当阳学生品茶工作室的午后总是这样,既不喧闹也不冷清,像杯刚沏好的龙井,温度正好。
靠窗的位置坐着几个文学院的学生,瓷杯里碧螺春舒展的叶片成了他们讨论诗词的灵感。隔壁桌穿格子衫的计算机系学长对着笔记本电脑敲代码,手边那壶普洱已经续了三次水。“ debug到头疼时喝一口,苦涩回甘的感觉,跟解出难题时的滋味一模一样。”他这么说过。
茶香里的年轻故事
其实啊,这家当阳学生品茶工作室早就不是简单喝茶的地方了。你看那个扎马尾的女生,上周还在为社团活动经费发愁,就在这张榆木茶桌上,隔壁设计系的同学帮她做了海报,经管学院的学长给出了方案。一壶桂花乌龙还没凉透,棘手的事居然有了眉目。
角落里总坐着个安静看书的男生。有回他忘了带茶钱,老板娘笑着说“下次一起给吧”。结果第二天他带来自己晒的菊花茶,说是老家院子的,比外面的香气更朴拙。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,就像茶汤里若有似无的蜜香,不必言说,却真实存在。
学子茶座闲谈时光最迷人的,大概是它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成长。那个总抱怨论文难写的学生,后来在茶座上完成了获奖的论文;那几个围炉夜话的年轻人,在这里萌生了创业的念头。茶凉了又满,人来了又走,只有那份属于青春的温度始终不变。
记得有个常来的姑娘说过,她喜欢在这里观察各式各样的茶杯——陶土的拙朴,瓷器的清透,玻璃的澄澈。就像这些来来往往的年轻人,各有各的质地,却都在茶香里慢慢沉淀出属于自己的味道。
窗外梧桐叶落了又生,当阳学生品茶工作室的灯总亮着。它不像咖啡馆那样匆忙,不像图书馆那样严肃,就是恰到好处的自在。或许十年后再回首,会发现在这片小小天地里,我们品的不只是茶,更是青春本身的味道——略带青涩,却余韵悠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