溧阳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品茶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9:06:19 来源:原创内容

溧阳女子学院后街的梧桐树下,总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条路我走了四年,从青涩的大一新生到即将离校的毕业生,街角那家叫"浅时光"的茶室几乎成了我的第二个宿舍。

记得第一次推门时,风铃叮当作响,老板娘正踮着脚收拾茶柜。她回头冲我笑:"同学,试试新到的碧螺春?"那天下午,阳光透过竹帘在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我捧着温热的茶杯,看着窗外自行车铃铛声由远及近,忽然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温度。

茶香里的日常

后来去得多了,慢慢认全了这里的熟客。总戴着圆框眼镜的文学系学姐,每次都要一壶正山小种,边啜饮边在稿纸上写写画画;体育系那几个练健美操的姑娘,训练完会来喝消脂的乌龙茶,叽叽喳喳讨论着动作要领;最有趣的是教古典文学的陈教授,常端着紫砂壶和学生讨论《红楼梦》里的茶道,说到兴起时,还会即兴背两段茶诗。

老板娘有套特别的待客之道——新生来了推荐茉莉花茶安抚想家的心,考试季换安神助眠的菊花普洱,毕业季则会默默给即将各奔东西的姑娘们续上叁巡铁观音。"茶如人生,总要慢慢品。"她擦拭茶具时总这么念叨。

去年冬至那天特别冷,茶室暖气开得足,玻璃上凝了层白雾。我们七八个不同专业的女生凑巧坐在了一起,不知谁起了头,大家开始聊起各自的烦恼。实习的焦虑、恋爱的甜蜜、未来的迷茫...氤氲茶气里,那些压在心底的话都自然地流淌出来。穿汉服的设计系妹子用热茶暖着手,忽然说:"感觉就像《茶馆》里的场景,只不过我们这儿净是女儿家。"

这让我想起大二那个雨夜,我在茶室赶论文到打烊。老板娘非但没催,还给我换了壶新茶:"慢点写,我正好对账。"雨点敲着屋檐,她坐在柜台后拨算盘,我在窗前敲键盘,两种声音意外地和谐。临走时她塞给我一把伞:"女孩子别淋雨。"那个瞬间,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"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"。

现在临近毕业,茶室角落还保留着我们班留下的签名墙贴纸。昨天下午,我又点了当年那杯碧螺春,味道似乎不一样了,或许变的不是茶,是品茶的人。隔壁桌大一新生正兴奋地拍着茶点发朋友圈,一如当年的我们。

风铃又响,几个穿学士服的学妹推门进来,嚷嚷着要拍毕业纪念照。老板娘熟练地引她们到光线最好的位置,转身对我眨眨眼:"每年这时候最热闹,也最舍不得。"

夕阳斜照进茶室,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。我轻轻转着茶杯,看茶叶在杯底舒展成四年前的形状。这条后街的茶香里,藏着太多说不完的故事,而新的故事,正在继续飘香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