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富阳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
每次从富阳火车站出来,我都会忍不住朝右边那条小路多看几眼。那是条夹在两排旧居民楼中间的小巷,入口处挂着一块斑驳的蓝色路牌,字迹都快被雨水冲刷干净了。说真的,要是匆匆走过,你根本不会注意到它。
可今天不知怎么了,我拖着行李箱就拐了进去。巷子比想象中深,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探出几丛野草。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晾衣绳上挂着的衬衫染成淡金色。空气里有股潮湿的苔藓味,混着谁家飘来的炒菜香。
巷子里的声音
越往深处走,越能听见生活原本的声响。二楼传来小孩子练琴的断奏,叮叮咚咚的;有个大爷坐在竹椅上听收音机,咿咿呀呀的唱戏声混着电磁杂音。我在想,高铁站里尽是广播和滚轮声,而这条富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却收藏着这么多被忽视的日常。
巷子中段有家裁缝铺,老板娘正踩着老式缝纫机。咔嗒咔嗒的声音特别有节奏,像给这条巷子打着拍子。她抬头看见我,很自然地笑了笑:“等人啊?”我点点头,其实我也不知道在等什么。可能就是贪图这份悠闲吧,和外面那个急匆匆的世界截然不同。
再往前,居然发现了个菜摊子。蔬菜就摆在门前的木板上,西红柿红得发亮,青菜还带着泥。老板娘说他们在这住了叁十年,巷口通火车的那年,她还去看了热闹。“现在啊,”她拍拍围裙,“大家都从地下通道直接进站,没人记得我们这条小巷子了。”
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确实,新建的地下通道又亮又宽敞,谁还会绕路走这条旧巷子呢?可正因为这样,富阳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才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。没有为游客准备的纪念品店,没有刻意修饰的墙面,只有真实的生活痕迹。
走到巷尾,我看见几个老人在下象棋。他们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,转头又一起哈哈大笑。那种自在,是装不出来的。我突然明白,这条巷子就像是城市的另一个心跳,缓慢,有力,承载着记忆。
转身往回走时,夕阳已经把整条巷子镀成了暖黄色。晾着的衣服被收走了,练琴声也停了,只有那台缝纫机还在咔嗒作响。离开巷口的那一刻,火车站的广播声突然涌进来,两个世界的切换如此突然。
但那条富阳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已经印在我心里。它提醒着我,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里,还有一些角落保持着从前的步调。下次路过,我肯定还会进去走走——哪怕只是闻闻那熟悉的炒菜香,听听那台老缝纫机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