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江同城快餐300带吹,冷水江本地快餐300起送
最近在冷水江的街头巷尾,总能看到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广告。那天路过布溪,电线杆上贴着小卡片,写着“冷水江同城快餐300带吹”的字样,旁边还画着个快餐盒的图案。老张凑过来瞅了一眼,挠着头说:“这年头连外卖都搞这么神秘?”
说实话,我刚看到这行字也懵了一下。快餐就快餐呗,还非得强调同城?后来在米粉店听见两个小伙子聊天才恍然大悟。原来这说的是本地即时配送服务,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。300块钱起送,风雨无阻,半小时内准能送到你家门口。
这服务到底咋回事
我特意找做餐饮的表弟打听过。他说现在冷水江年轻人就爱这口,特别是晚上加班回家,懒得开火做饭的。打开手机下单,热腾腾的饭菜转眼就到。表弟的店也接这类订单,后厨专门有个区域处理外卖单子。“关键是得快,”他边颠勺边说,“人家点快餐图的就是省事,耽误不得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这“带吹”俩字确实容易让人想歪。其实在本地话里,就是说随餐附赠饮料的意思。就像我们去餐馆吃饭,老板总会送碗汤一样。可这么简写的广告语,难免让人产生误会。我那住在冷钢社区的表姑就抱怨过,说她总得跟邻居解释,这真不是啥特殊服务。
现在生活节奏快,大家都图方便。冷水江本地快餐300起送这个标准,算下来刚好够两叁个人吃一顿。像我们这种双职工家庭,偶尔偷个懒不想做饭,点个家常豆腐、小炒肉,再加个青菜,叁百块出头,比下馆子划算多了。
昨天在电梯里碰见楼上的小李,他提着外卖袋子满脸得意。“叔,你是不知道,”他晃了晃手里的袋子,“这冷水江同城快餐真是救急。我媳妇今晚加班,我自个儿又不会做饭,多亏了这服务。”
说起来,这种服务在雨季特别实用。记得上个月连下叁天雨,菜市场都没几个摊贩出摊。我们小区好几户人家都是靠着本地快餐解决吃饭问题的。送餐小哥穿着雨衣,把餐盒护在怀里,送到时外卖还是热乎的。
现在连我们这些中年人都开始接受这种消费方式了。上周老同事聚会,本来要去餐馆,后来干脆各自在家点餐,开着视频聊天吃饭。既省了路上奔波,又能好好叙旧。就是要注意别天天这么吃,毕竟还是自家做的饭菜最健康。
有时候我在想,这种服务之所以在冷水江这么受欢迎,大概是因为咱们这儿地方不大,配送起来特别方便。从城东到城西,骑电动车也就二十来分钟。要是放在大城市,可能就没这么高效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任何新兴服务都得规范发展。前两天还听说有商家因为送餐慢被顾客投诉,后来才发现是骑手同时接了好几个平台的单。这行当要想长久,还得靠诚信经营。毕竟咱们冷水江人就讲究个实在,饭菜要实惠,服务要到位,这才是正经生意经。
今早去金水湾买菜,看见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骑手在早餐店门口等餐。他们边等边检查餐盒包装,那个认真劲儿,让人看了就放心。或许这就是服务业该有的样子,把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好,自然就能赢得口碑。
晚上散步时,又看到那则广告还贴在原处。现在再看“冷水江同城快餐300带吹”这行字,反而觉得挺亲切的。这不就是咱们这小城生活的真实写照吗?简单,直接,还带着点儿本地人才懂的幽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