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泉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在小区公告栏看到个挺有意思的招贴:"鹿泉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"。红纸黑字特别显眼,我盯着看了好久,心里冒出个问号:现在初中生都开始做家教了?
绕着小区散步时,正好遇见邻居李阿姨在楼下带孩子。聊起这事,她一拍大腿:"可不是嘛!我家闺女上学期数学跟不上,请的就是个初叁学生。你说怪不怪,大学生家教反而不如这些初中生受欢迎。"
为什么初中生家教这么抢手
李阿姨掰着手指头给我算:"首先啊,同龄人教同龄人,思路特别接近。那些大学生早就忘了初中知识点的难点在哪,可初中生自己刚学过,哪个环节容易卡壳,他们门儿清。"她家闺女在旁边插嘴:"小老师讲题用的都是我们班流行的说法,比老师那些术语好懂多啦!"
再说说这个鹿泉初中生一小时50元的行情。比起动不动上百的大学生家教,这个价格确实亲民。很多家庭请家教要持续好几个月,这笔账算下来能省不少。而且初中生刚经历过小升初,对升学那点事记忆犹新,教起来特别有针对性。
我琢磨着,这事儿还挺有意思。这些做家教的孩子,自己既要学习又要教别人,时间管理能力得有多强?反过来想,能把知识讲明白,说明他们自己学得特别扎实。这不就是常说的"教学相长"吗?
不过也有人担心:孩子会不会因此耽误学习?我特意问过请家教的家长,他们倒觉得,正因为要教别人,这些小老师反而更认真听课了——毕竟要是被问倒了多没面子啊。
藏在补课费背后的事儿
说到这个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的现象,其实挺值得琢磨。现在教育竞争越来越低龄化,连初中生都卷进了家教市场。但换个角度想,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实践?这些孩子提前体验了靠知识赚钱的感觉,对"知识就是财富"这句话有了切身体会。
我认识的一个小男孩,靠做家教攒钱买了心心念念的望远镜。他妈妈说,孩子现在学习劲头特别足,因为真切地感受到学好知识真的能改变生活。这种体验,可比父母说一百遍"要好好学习"管用多了。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做家教。性格太内向的,或者自己成绩都岌岌可危的,肯定不行。现在家长也精明,请家教前都要先试课,还要看对方近期的考试成绩单。市场自有它的筛选机制。
话说回来,这种现象在鹿泉这样的地方能形成风气,说明确实有它的合理性。大城市可能更看重师资资质,但在咱们这儿,实惠、对口、有效才是硬道理。毕竟最终看的还是效果,形式反而不那么重要。
傍晚时分,我又经过那个公告栏。"鹿泉初中生一小时50元"的招贴还贴在那儿,旁边居然新贴了好几张类似的内容。看来这股风气还要持续一阵子。或许再过几年,这种同学之间互相辅导的模式,会成为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