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附近学生相约500元
最近在本地一些社交平台上,老能看到“广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信息,说真的,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我愣了好几秒。这啥情况?现在连约人都这么明目张胆了吗?
心里头直犯嘀咕,这所谓的“相约”,背后到底是啥名堂?我试着在几个群里问了问,结果好几个朋友都回复说,他们也看到过类似的消息,什么“附近学生相约500元”的帖子,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下,然后又很快被删掉。
这钱,花得有点不对劲
你说,要是正经的兼职或者家教,干嘛说得这么遮遮掩掩的?直接写清楚“招聘学生发传单”或者“寻求初中数学辅导”不就行了?偏偏要用“约”这个字,还带上具体金额,这味道一下子就变了。我有个表弟正好在读初中,想起这个,后背都有点发凉。现在孩子们接触网络太方便了,万一……万一他们看到这种信息,会产生什么样的好奇?会不会有人真的去“赴约”?
这事儿不能细想,越想越觉得心里头不踏实。五百块钱,对一些初中生来说,可能是一笔挺大的零花钱了。诱惑就摆在那儿,用最直接的方式。可这钱的背后,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呢?
我跟一个当警察的老同学聊起这个,他叹了口气,说最近确实接到过一些家长的咨询,都是担心孩子在网上接触到乱七八糟的信息。他说,这种“广汉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的套路,很多时候就是个诱饵,背后很可能藏着骗局,或者是更坏的情况。他们那边也一直在关注这类网络动态,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多留心孩子的上网情况。
挂了电话,我心里更沉重了。网络是个好东西,让我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,可它也像个大染缸,啥颜色都有。这些看似简单的“附近学生相约500元”信息,就像藏在暗处的陷阱,专门盯着那些还没什么社会经验、好奇心又重的年轻人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大惊小怪,不就是几个帖子嘛。但我觉得,很多不好的事情,最开始都是以这种看似“小事”的样子出现的。如果我们都当没看见,那下次看到的,可能就不是简单的几个字,而是让人痛心的新闻了。保护孩子,可能就是从分辨一条不正常的信息开始的。这事儿,真的得放在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