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,汝州汽车东站附近有胡同吗
对于车站旁的那些小路
前几天陪朋友去汝州汽车东站接人,站在广场上等车的时候,他突然问我:"你说这车站后面会不会藏着些老巷子?"这话倒把我问住了。虽然来过车站好几次,但每次都是匆匆赶车,还真没留意过周围的环境。
我们决定往车站东边走。绕过新建的候车大楼,果然发现了两条夹在居民楼之间的小道。说是小巷,其实更像楼房间的过道,勉强能通过一辆叁轮车。墙根处放着几盆绿植,二楼阳台还挂着晾晒的衣物,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。
往西边走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这里挨着老居民区,巷子明显更有年头。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,墙角长着青苔,有位大爷正坐在自家门口听收音机。我们和他聊起来,他说在这住了叁十多年,这些巷子四通八达,能通到后面的菜市场和小学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最让我惊喜的是,在一条稍宽的巷子里,居然藏着几家小店。有卖水煎包的早餐铺子,虽然下午关着门,但门口还飘着面香;还有一家修鞋铺,老师傅正在门口给顾客补鞋底。这种藏在街巷里的市井生活,和车站前广场的车水马龙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说实话,要不是特意来找,根本不会发现这些巷子。它们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虽然不起眼,却承载着周边居民的日常往来。有个抱着孩子的妈妈说,她每天都会穿过这些巷子去送孩子上学,比走大路近多了。
我们在巷子里转悠时,还遇到几个拉着行李箱的年轻人。一问才知道,他们是本地的大学生,专门抄这条近路去车站坐车。看来这些小巷不仅是居民的生活通道,也成了熟悉情况的旅客的捷径。
站在巷口往回看,车站的现代建筑与这些老巷子仅一街之隔,却像两个世界。这种新旧交融的景象,或许正是很多城市的缩影。随着城市发展,不知道这些巷子还能保留多久,但至少现在,它们依然在默默服务着往来的人们。
回去的路上,我和朋友聊起这些巷子的未来。他说希望改造时能保留这些特色,毕竟钢筋水泥哪里都有,但这种带着温度的生活场景却是独一无二的。我想也是,城市的记忆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巷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