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余小区上课约茶,附近小区学习品茶邀约
这几天群里老有人在聊扶余小区上课约茶的事儿,我寻思着这不就是找个由头一起喝喝茶嘛,怎么还跟学习扯上关系了?正纳闷呢,隔壁楼的张姐就发来消息:“明儿来我家尝尝新到的凤凰单丛?顺便聊聊茶道入门。”
到了张姐家才发现,茶几上不光摆着茶具,还摊着几本对于茶叶知识的书。她边烫茶杯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工作忙,想学点传统文化都不知道从哪入手。咱们几个小区离得近,不如定期聚聚,既品了好茶,又能交流知识。”她冲我眨眨眼,“这不比刷手机有意思?”
茶香里的邻里时光
说来也怪,自从参加了两次这样的聚会,我居然能分清香橼和蜜兰的差别了。住对面楼的李老师偶尔会来分享茶文化,他也不讲什么高深理论,就说说怎么选水温、怎么看茶叶舒展。有回大家聊得高兴,直接把茶席搬到了小区凉亭里,路过的邻居好奇张望,没过半小时又添了两把椅子。
现在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末午后那两小时。有时候是扶余小区的王阿姨教大家插花,有时候是隔壁小区刚退休的陈工带着他收藏的紫砂壶来展示。这种学习品茶邀约慢慢变成了习惯,上周我们还试着用不同的水泡同一款茶,发现矿泉水和纯净水真的能喝出明显区别——这个发现让大伙儿得意了好几天。
昨天新来的邻居小赵带着她五岁的女儿参加,小朋友居然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吃了叁块茶点。她妈妈惊讶地说:“这孩子平时一分钟都坐不住的。”李老师笑着递过去一杯淡茶:“环境熏陶人嘛,你看她还在偷偷学我们端茶杯的姿势呢。”
如今我们这几个小区已经有了固定的茶友群,谁家得了好茶叶都会在群里吆喝一声。最近正在商量要不要一起团购春茶,张姐翻着茶商发来的样品照片嘀咕:“要是能找到性价比高的明前龙井,咱们可以合伙买半斤先试试。”这话引得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查价格,茶还没喝上,讨论的热度倒先把窗玻璃蒙了层白雾。
窗外的玉兰开了又谢,茶席上的话题从茶叶延伸到生活。上个月刘医生来喝茶时顺便给大家讲了讲节气养生,昨天老周还带着他刚淘到的民国茶盘来显摆。这种扶余小区上课约茶的模式,不知不觉把一栋栋楼房里的陌生人变成了能互相借葱姜的老相识。现在走过小区花园,常能看见叁五人围着石桌喝茶,那飘着的茶香里,都是踏踏实实的生活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