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快速约,新环境下如何迅速结交朋友
从一个熟悉的地方,突然空降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,这事儿想想就挺让人头大的。
隔壁家的德惠就遇到了这事儿。公司一纸调令,把他从生活了十年的老城区,派到了分部所在的新城市。下了高铁,看着完全陌生的街道和行色匆匆的路人,德惠心里那叫一个空落落。别说朋友了,连个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。这日子,总不能一直这么过下去吧?他琢磨着,得赶紧行动起来,解决这个“德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快速约”的现实难题。
你说,这结交新朋友,第一步该往哪儿迈呢?德惠觉得,不能干等,得主动把自己“扔”出去。他首先盯上的,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。他是个羽毛球爱好者,以前在老家每周不打两场就浑身不自在。到了新地方,他立马在地图础笔笔上搜索附近的羽毛球馆,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,当晚就跑去办了张卡。第一次去的时候,他也挺忐忑,就自己对着墙练。练着练着,旁边场地一个大哥看他动作挺标准,就主动邀他打了两局。这一来二去,不仅球技切磋了,微信也加上了。你看,有时候交朋友就这么简单,一个共同的爱好,就是最好的敲门砖。
光靠运动也不行,德惠还想认识点工作圈子以外的人。他有个同事给他支了一招:“你去看看同城的活动呗,什么读书会、桌游局、甚至美食探店小组,多的是。”德惠将信将疑地打开了一个本地生活软件,这一看,豁,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。他报了一个周末的油画体验课,倒不是真想学成画家,主要图个氛围。画室里都是些同龄的年轻人,一边笨手笨脚地调着颜色,一边互相取笑画得丑,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。课程结束时,他们自然而然就建了个微信群,约着下次一起去逛美术展。这种基于共同体验建立的联系,往往特别自然,也特别牢固。
不过啊,德惠也发现,光是“出去”还不够,心态的调整可能更重要。在新环境里,人容易把自己包裹起来,显得有点“高冷”,其实心里是害怕被拒绝。德惠告诉自己,得把脸皮练厚一点。在小区电梯里碰到邻居,他会主动点点头,聊两句天气;在咖啡店,如果旁边的人在看一本他感兴趣的书,他也敢鼓起勇气问一句“这本书好看吗?”。大多数人都很友善,你释放出一点点善意的信号,对方是能感觉到的。这个“新环境下如何迅速结交朋友”的过程,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发出善意信号和接收信号的过程。
当然,线上渠道也用起来。德惠加入了几个本地的微信生活群,像“齿齿小区租房交流群”、“齿齿城吃货小分队”之类的。他并不在里面瞎灌水,而是有需要的时候才发言。比如有一次他想找个地方修电脑,在群里问了一句,立刻就好几个人热心推荐,还有个哥们直接把他拉到了一个电脑技术交流群里。这种基于本地生活的线上社群,能给你提供非常具体和及时的帮助,让你感觉自己和这个城市有了更实际的连接。
这么折腾了一圈,德惠的手机通讯录里,慢慢不再只有老家的朋友和同事了。他开始有了可以约球的球友,可以一起看展的文艺伙伴,甚至楼下便利店的大叔,见他都会笑着问他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晚。这座城市,在他眼里终于不再是冰冷的地图和建筑,开始有了温度和人情的烟火气。
所以你看,无论是“德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快速约”这个具体问题,还是更广义的“新环境下如何迅速结交朋友”,核心秘诀无非就是:打开自己,主动出击。从你的兴趣点切入,利用好线上线下的资源,最重要的是,保持一颗开放和真诚的心。陌生的地方之所以陌生,是因为那里还没有你的故事。而每一个新朋友,都是你新故事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