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凉水磨工作室喝茶,平凉水坊茶室品茗时光
平凉水磨工作室喝茶,平凉水坊茶室品茗时光
朋友总说我这个人活得像个老古董,周末不爱往商场钻,偏偏喜欢往那些带点儿年岁的地方溜达。就说上周吧,心血来潮,拐进了城南那条老巷,寻着一块木招牌——“平凉水磨工作室”。门脸不大,推门进去,那股子新焙的茶香混着老木头的味儿,一下就把人裹住了。
店里头陈设简单,几张厚实的原木桌,墙上挂着几幅字画。最惹眼的,是靠窗那台老水磨,石轮子静静卧着,磨槽里还留着些未清扫的茶末。老板是个穿着棉麻衫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用一把陶壶给客人续水。他见我好奇地盯着水磨,便笑着搭话:“这老伙计,如今不常开工啦,就是个念想。”他说,早些年,他们真用这石磨慢慢碾磨一些特制的茶粉,那滋味,和机器打出来的完全两码事。“现在人啊,什么都求快,这慢悠悠的玩意儿,反倒成了稀罕景。” 他语气里没有惋惜,倒像是讲述一件很自然的事。
水坊茶室的午后
带着在水磨工作室染上的一身茶香,我又踱步到了不远处的“平凉水坊茶室”。这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。地方更敞亮些,临着一条细细的内城河,能听见隐隐的水声。阳光透过竹帘,在茶席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给我泡茶的是个年轻的姑娘,手法却异常沉稳。她一边温着盖碗,一边轻声介绍:“我们这儿的水,是特意从城外山里运来的泉水,泡茶最是甘甜。” 我看着热水冲入盖碗,茶叶舒展开来,一股清冽的香气立刻升腾而起。她将那金黄透亮的茶汤倒入公道杯,再分到我跟前的小品茗杯里。这一连串动作,行云流水,看着都是一种享受。
我端起那小杯,先闻了闻香,再小心地呷了一口。嗯……这茶汤入口顺滑,回甘里果然带着她说的那股子清甜。耳边是潺潺水声,鼻尖是袅袅茶香,忽然就觉得,这一下午的时光,像是被这杯茶给浸得柔软、拉长了。什么烦心事儿,好像都暂时被隔在了那竹帘之外。
我忽然想起刚才水磨工作室老板的话。他说的“慢”,在这里找到了答案。倒不是非得回到用石磨碾茶的年代,而是给自己留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,专心致志地对待一杯茶。在这平凉水坊茶室里,时间仿佛有自己的流速。
隔壁桌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他们不像年轻人那样忙着拍照,只是慢悠悠地喝着茶,偶尔低声交谈几句,然后一起笑起来,那笑容里有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安然。另一边,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人,独自对着窗外的流水发呆,手边的书许久才翻一页。在这里,似乎“浪费时间”成了一件理直气壮的事。
离开的时候,天色已近黄昏。我回头望了望这两处都带着“水”字的茶空间,一个守着古老的记忆,一个伴着流淌的溪声。它们用不同的方式,都为我们这些在城市里奔波的人,提供了一处能让心灵靠岸的港湾。所谓的品味生活,有时候,或许就是找到这样一个地方,安安静静地,喝透一杯茶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