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港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3小时通话80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45:22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就在上个周末,东港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事情在我们小区传得沸沸扬扬。李姐在菜市场拉住我胳膊时,嗓门大得半个市场都能听见:“知不知道老张家初中生,花八百块打了叁小时电话!”我手里的豆腐差点掉地上——谁家孩子打电话能花这么多钱?

后来见到张妈妈在楼道里抹眼泪,我才慢慢拼凑出事情全貌。她家孩子用她手机参加了个“线上学习小组”,说是要讨论期末考试重点。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叁个小时,出来时手机欠费停机。一查账单才知道,那根本不是普通通话,而是拨打了某个付费的语音直播平台。

那些藏在手机里的消费陷阱

仔细一问才明白,现在有些平台把付费服务包装成普通通话。只要拨通某个号码,就自动进入语音直播间,按分钟扣费,贵的每分钟要四五块钱。孩子哪懂这些啊?看到弹出个“学霸直播讲题”的广告,想都没想就点进去了。

张妈妈气得直跺脚:“这孩子平时挺懂事的,怎么就被忽悠着打了这么贵的电话?”其实真不能全怪孩子。现在这些平台太会抓孩子心理了,专门找些年轻人喜欢的明星、网红坐镇,美其名曰“陪伴式学习”,实际上就是变着法子收费。

我邻居家孩子也栽过跟头。上个月偷偷用爷爷手机,给游戏主播打了两个小时互动电话,花了小五百。老人发现后,还以为手机中病毒了,跑到营业厅非要人家赔个新手机。

说实话,学生3小时通话800元这种事,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。我们小时候,偷偷打个长途电话都得掐着表,超过叁分钟就心虚。现在倒好,叁个小时八百块,这哪是打电话,这简直是在烧钱啊。

孩子到底在和谁通话?

最让人担心的是,孩子们在这些付费电话里到底经历了什么。张妈妈说,她后来翻孩子手机才发现,那个所谓的学习小组,其实是个语音交友平台。里面有些自称“学长学姐”的人,不断诱导孩子们延长通话时间。

“说是讲数学题,可大部分时间都在聊明星八卦、游戏皮肤。”张妈妈叹了口气,“孩子还觉得特别值,说学长答应下次教他通关秘籍。”

这类平台往往打着“情感陪伴”、“学业辅导”的旗号,实际上内容质量参差不齐。有些所谓“导师”,可能就是兼职的大学生,根本没有教学资质。他们靠延长通话时间拿提成,自然想方设法不让挂电话。

我表姐家的孩子更离谱,为了和某个“声音特别好听”的主播多说会儿话,连续一周偷拿家里零钱充值。后来被班主任发现上课总打瞌睡,事情才败露。

这些藏在电话背后的声音,正在悄悄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。当他们发现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所谓的“陪伴”和“关注”,谁还愿意花时间经营真实的友谊呢?

现在张妈妈把手机套餐改成了最低消费,每天给孩子的话费设了上限。她说这笔冤枉钱就当买了个教训,但脸上那表情,分明写着后怕。毕竟这次是八百块,下次呢?会不会有更隐蔽的消费陷阱在等着这些毫无防备的孩子?

这事儿给大家提了个醒,咱们真得经常检查下孩子的通话记录了。倒不是不信任孩子,是现在的消费陷阱实在太隐蔽。你说要是正经学习用的补辫辫,贵点也认了,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服务,真该有人来管管了。

晚上路过小区广场,听见几个初中生在聊天。一个男孩炫耀似的说,他昨晚和某个网红连麦打游戏花了多少金币。旁边的孩子们发出羡慕的惊叹声,仿佛这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。我站在原地愣了好久,心里五味杂陈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