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莱现在怎么在大学门口约,大学附近如何约见蓬莱
最近在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有人提起蓬莱这个名字。不是那个传说中的海外仙山,而是我们大学城附近新开的奶茶店。第一次听说时我也纳闷,奶茶店怎么取了个这么仙气飘飘的名字?直到上周路过校门口,看见那排起的长队才恍然大悟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,现在同学们约见面都不直接说“一起去喝奶茶”了。取而代之的是那句带着点神秘感的“要不要去蓬莱?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商量什么修仙计划呢。
校门口的“蓬莱”到底有什么特别
我抱着好奇去了一次,正好碰到学生会的小张。他一边排队一边跟我聊:“这家店开业不到一个月,已经成了咱们学校的隐藏地标了。”他指了指旁边几桌,“你看,这边是社团在讨论活动,那边是几个考研的同学在交流复习资料。”
店面其实不大,但装修得很别致。墙上挂着水墨风格的山水画,木质桌椅摆放得错落有致。最特别的是他们家的招牌——名为“蓬莱仙露”的水果茶,确实挺好喝的。
坐在我隔壁桌的是大二的小李,她正和室友一起写作业。“我们几乎每周都来两叁次,”她笑着说,“这里离学校近,环境又舒服,比在教室里闷着强多了。”
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这家店下午五点到七点人最多。想找个好位置,最好错开这个时间段。
大学附近如何约见蓬莱
自从“蓬莱”火了之后,同学们约见面的方式也悄悄变了。上周我室友收到一条消息:“下午叁点,蓬莱见?”他立刻明白是要去奶茶店讨论小组作业。
大叁的学姐告诉我,她们现在约学弟学妹谈事情,也喜欢选在那里。“比起正式的会议室,这种轻松的氛围更容易打开话匣子。”她说,“而且人均二十块左右,谁都负担得起。”
有意思的是,就连表白也开始和这家店扯上关系。听说外语系有个男生,就是约女生去“蓬莱”,在杯子上贴了张小纸条成功的。这个故事传开后,更多人都想来看看这个“有仙气”的地方。
不过话说回来,在学校附近找个合适的见面地点确实不容易。图书馆太安静,食堂太吵闹,咖啡馆又有点远。“蓬莱”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——离校门就几步路,氛围轻松,消费也不高。
上周末我去的时候,还碰到几个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特意回来,就为了体验一下这个在师弟师妹口中传说的“蓬莱”。其中一个感慨道:“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?都是在食堂角落或者操场边上碰头。”
现在想想,一个简单的奶茶店能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见面地点,也挺奇妙的。也许再过几年,回母校的校友们还会相约“去蓬莱坐坐”,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。
当然啦,学校里适合见面的地方不止这一处。操场看台、教学楼天台、图书馆的休息区,都见证过无数次的相约和相聚。只是最近,“蓬莱”确实成了大家的新宠。
不知道下一个这样的地方会在哪里出现,又会叫什么名字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大学校园周围,总会有一个让同学们愿意相约相见的小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