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河站街快餐约学生,蛟河路边小吃寻学子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7:59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傍晚的蛟河街头飘起阵阵油烟香,摊主老李熟练地翻动着铁板上的烤冷面,突然压低声音对隔壁摊大姐说:“刚才瞅见几个穿校服的往巷子深处走了,这都第几回了...”大姐把香菜碎撒在烤肠上,叹了口气:“谁家没孩子呢,看着真心疼。”

巷口电线杆上贴着张褪色的辅导班广告,旁边不知谁用马克笔写了一串模糊的数字。穿校服的男孩站在前面犹豫地掏手机,身后网吧霓虹灯在他肩头明明灭灭。路口卖糖炒栗子的大爷突然用力敲响锅铲,男孩受惊似的把手机塞回口袋,转身消失在晚自习的人流里。

藏在烟火气里的影子

其实不少老街坊都察觉到了异常。修车铺王师傅常在收摊时看见浓妆女子蹲在路边玩手机,有次意外拍到她们拦住穿校服男孩的视频。“小朋友,姐姐请你喝奶茶呀”,那声音黏糊糊的,听得人心里发毛。他后来把视频交给社区派出所,但没过两天又换了一拨新面孔。

初中生小涛的妈妈发现儿子最近总说补课要晚归,书包里却装着与学习无关的崭新球鞋。她偷偷跟过一次,看见儿子在巷口和几个社会青年碰头,那些人递来的烟盒在暮色里反着金光。她当场冲出去拽走儿子,指甲掐进儿子胳膊里:“那些人是能把你生吞活剥的!”

校门口保安老周最熟悉孩子们放学后的动向。他注意到总有叁五成群的学生绕过公交站,钻进对面老居民楼的侧门。“那楼里根本没有补习班”,老周攥着防暴棍在传达室来回踱步。有次他拦下相熟的学生询问,那孩子支支吾吾说去找人“开黑”,可耳机里传来的分明是麻将洗牌声。

这些碎片在蛟河街头悄悄拼凑。烤红薯摊主会在学生聚集时故意调亮照明灯,文具店老板娘把“未成年人禁入”的贴纸粘在玻璃门最显眼处,连送外卖的小哥发现可疑订单都会多问两句“具体送到哪间教室”。

直到上个月暴雨夜,救护车刺耳的鸣笛撕裂了平静。原来是两个高叁男生在仓买店后门呕吐不止,民警从他们衣袋里搜出印着卡通图案的彩色药丸。穿雨衣的邻居们围在警戒线外议论纷纷,有人说早看见这些孩子在中学校园周边转悠,有人说涉事奶茶店招牌下总挂着串不亮的小彩灯。

第二天清晨,环卫工人在清理巷口垃圾箱时,发现了半袋没拆封的考研资料和几本被雨水泡发的练习册。封面上“前程似锦”的烫金字迹在积水里慢慢融化,像某种沉默的预言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