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湖泄火的小巷子,平湖幽静的小巷弄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41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条平湖泄火的小巷子,我每天下班都会经过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,我还纳闷了好久——既没有湖,更谈不上泄火,怎么就叫这么个名字?

巷口卖糖水的阿婆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,看我站在路牌下发呆,便朝我招招手。我凑过去买了碗绿豆汤,顺口问起巷名的来历。阿婆眯着眼笑了:"早些年呐,这儿真有个小水塘,夏天暴雨时水漫出来,顺着巷子的青石板路哗哗地流,像条小河似的。后来填塘修路,就剩下这个名字啦。"

巷子里的烟火日常

走进巷子,时光仿佛慢了下来。两侧的老墙爬满青藤,傍晚时分,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饭菜香。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,偶尔传来孩子的笑闹声。

最让我着迷的是那些藏在墙角的细节:斑驳的木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,窗台上摆着几盆月季,有个老爷爷天天在门口修理他的二八自行车。他说在这条平湖幽静的小巷弄堂住了六十年,亲眼看着水塘变成马路,土路铺上石板,矮房长成小楼。

记得有回下大雨,我躲进巷子口的杂货店避雨。老板娘热情地递来小板凳,我们就这样看着雨水顺着屋檐串成珠帘。她说这条巷子最神奇的是排水系统——虽然早就没了湖,可再大的雨也不会积水,大概还留着当年的"泄火"本事呢。

变化中的坚守

这两年城市发展得快,巷子周围起了不少高楼。开发商来过好几次,想拆了这条老巷子。可巷子里的老街坊们大多不愿意搬,他们说钢筋水泥里养不出这么自在的生活。

周末的平湖泄火的小巷子最是热闹。清晨天刚亮,鸟叫声就唤醒了整条巷子。修鞋的老陈准时摆出摊子,卖豆浆的吆喝声悠长绵软。午后,几个老伙计在槐树下下象棋,旁边围着叁两个看客。傍晚时分,我最喜欢在巷子里慢慢走,看着窗户里透出的暖黄灯光,听着锅铲碰撞的声响。

上个月巷子西头搬来一户年轻人,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。大家都好奇他们会改成什么样子,没想到他们保留了原来的木梁青瓦,只是加固了结构,添了些现代设施。年轻的男主人说:"这么好的平湖幽静的小巷弄堂,拆了多可惜。老房子住着舒服,有味道。"

或许这就是这条巷子的魅力所在吧。它不张扬,不喧哗,就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城市的角落里,像一位慈祥的长者,守护着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
如今我依然每天穿过这条巷子回家。春天的细雨会把青石板润得发亮,夏天的蝉鸣从槐树叶间漏下来,秋天的桂花香飘满整条巷子,冬天的阳光正好能照到巷子中间。这些细细碎碎的日常,拼凑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。

有时加班到深夜,走进黑漆漆的巷子,总会有哪户人家窗前的感应灯自动亮起,为我照出一段路。那温暖的光,仿佛在说:这条平湖泄火的小巷子,永远为你留着一盏灯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