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岭站街快餐约学生,附近学生快餐约见
那天路过老城区,看见几个穿校服的蹲在便利店门口抽烟,我突然想起前两天听人说起的公主岭站街快餐约学生的事儿。这年头,学生也学会用手机约快餐了?
巷子口五金店的老板娘一边嗑瓜子一边说:“现在这些孩子啊,放学不回家,就爱往那边钻。”她说的那边,就是火车站后面的那条街。傍晚时分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年轻人,背着书包,却不在回家路上。
手机里的秘密
小杰是我邻居家的孩子,今年高二。有次他手机落我这儿了,屏幕亮起时瞥见一条消息:“今晚老地方?附近学生快餐约见。”我心里咯噔一下,老地方是哪儿?
后来才弄明白,他们有个微信群,专门组织附近学生快餐约见。群里都是附近学校的学生,有时候约着写作业,有时候约着打游戏,但最近开始流行约着去那种地方。
为什么非要去那种地方?小杰后来跟我说:“在家待着没意思,爸妈天天吵架。那边热闹,还有人陪着说话。”他说的那边,就是公主岭站街快餐约学生常去的小旅馆。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公主岭站街快餐约学生的时候,还以为是外卖送餐。后来才明白,这是现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的暗号。小杰说,他们班上至少有一半男生知道这个地方。
那条街白天很安静,到了晚上就热闹起来。路边的小旅馆亮着霓虹灯,总能看到穿着校服的身影进进出出。有时候还能听见他们在里面大声说笑,像是要把在学校憋着的话都说完。
他们的夜晚
有天晚上八点多,我看见叁个女孩站在路灯下等着。她们穿着改短的校服裙,书包随意地扔在脚边。“在这等朋友?”我问。她们互相看了看,笑了:“等'外卖'。”
后来我才懂,她们说的“外卖”就是指公主岭站街快餐约学生服务。这些孩子把这种事说得这么轻松,好像就是在约个普通外卖一样。
便利店老板说,这些孩子最喜欢买瓶装饮料和薯片,然后往那条街走。“我看着都心疼,可是能说什么呢?他们父母都不管。”
有个叫小雨的女孩跟我说,她爸妈在外地打工,一年才回来一次。“家里就我和奶奶,她耳朵背,我跟谁说话去?至少在这还有人听我说话。”她说这话时,手里的烟一直在抖。
其实想想,这些孩子要的或许不只是那些事。他们更想要的是有人陪着说话,有人在意他们的感受。只是用错了方式,走错了路。
现在每次路过那条街,我都会多看几眼。有时候能看到熟悉的校服,有时候能听见年轻的笑声。但笑声背后,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或许他们需要的,只是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地方。一个不用偷偷摸摸,不用躲在霓虹灯下的地方。
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那些本该在家写作业的身影,现在却在这条街上徘徊。看着他们的背影,总觉得这个城市少了点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