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彦淖尔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
这通电话刚挂断,小北握着手机的手心还有点汗。刚才这叁个小时,对他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。八百块钱啊,就为了打个电话?这话说出去谁信呢。
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。小北是巴彦淖尔的一名普通初中生,数学成绩一直在及格线挣扎。他爸妈试过请家教,也报过补习班,效果都不明显。直到他同桌神秘兮兮地告诉他:“知道吗?有个考上清华的学长,专门接付费电话,一小时两百六!”小北当时就惊呆了——这不就是天价电话吗?
那个改变局面的电话
犹豫了好几天,小北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那个号码。接电话的声音很年轻,完全不像他想象中的“学霸”样子。学长听完他的情况,轻轻笑了:“我当年数学也烂得很,后来发现不是笨,是方法全错了。”
就是这句话,让小北决定试试看。他攒了整整两个月的零花钱,还偷偷帮邻居取快递赚了点外快,好不容易凑够了八百块。现在想想,这大概是他这辈子做过最疯狂的决定。
电话那头,学长没有一上来就讲题,反而问了他很多奇怪的问题:平时几点写作业?写数学题时会听歌吗?考试时先做哪部分?这些问题小北从来没想过。聊了半小时后,学长突然说:“我知道了,你不是不会做题,你是被数学吓怕了。”
这句话像闪电一样击中了小北。没错,每次看到数学试卷,他的手心就开始冒汗,脑子一片空白。学长说,这叫做“数学焦虑”,很多学生都有。
接下来的时间,学长分享了自己克服焦虑的方法——从最简单的题开始做,建立信心;遇到难题就跳过,别死磕;甚至教了他几个在考场上快速平静下来的呼吸技巧。这些方法听起来简单,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他。
最让小北惊讶的是,学长把初中叁年数学知识串成了一条线:“你看,代数就像搭积木,几何就像拼图,它们本来就是好玩的东西,只是被考试变得枯燥了。”这种说法新鲜极了,小北第一次觉得,数学也许没那么可怕。
通话快要结束时,学长说了句让他印象深刻的话:“我收这个价钱,不是为了赚钱,是想让你重视这次通话。免费的建议,没人会当真。”
挂了电话,小北看着记账本上“支出800元”那行字,心里五味杂陈。这笔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,但他隐约觉得,这可能比之前所有补习班加起来都有用。
一个月后的期中考试,小北的数学破天荒考了82分。爸妈问他怎么进步这么快,他支支吾吾没说出口。难道要告诉他们,是那通巴彦淖尔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的功劳?
现在的小北,依然会觉得数学很难,但至少不怕了。他明白了有时候最贵的不是钱,而是找到对的方法。那八百块钱换来的叁个小时,不仅教会了他怎么学数学,更教会了他怎么面对困难。
同班同学听说后,都好奇地围过来问东问西。有人觉得他疯了,有人若有所思。小北只是笑笑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而他的转折点,就是那通看似荒唐的高价通话。
窗外,巴彦淖尔的天空格外蓝。小北翻开数学作业本,第一次主动先做数学题。他知道,有些改变,正在悄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