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山火车站附近站街,周边街巷随行
巷口飘来的茶香
出站口涌出熙攘人群,我拖着行李站在武夷山火车站广场上,晚风带着些许凉意。朋友发来消息说还得半小时才能到,我寻思着不如在周边转转。抬头看见“站街”的指示牌,忽然想起本地人常说的“站街”其实就是指这一片老街区——商铺林立,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。
顺着人流往西走,没过几分钟就拐进了一条巷子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铺面。空气中飘着一股特别的香气,顺着味儿望过去,原来是家茶叶铺子正在焙茶。老师傅坐在竹椅上,不紧不慢地翻动着筐里的茶叶。“这是正山小种,”他头也不抬,“武夷山火车站附近站街这一带,就数我家炭火焙得最地道。”
我凑近看了看,炭火上的茶叶微微卷曲,散发出松烟般的香气。老师傅这才抬眼看了看我,递过来一小杯刚泡好的茶,“尝尝,不买没关系。”茶汤金黄透亮,入口甘醇,带着果香。我们就这样聊开了,他说他家叁代人都在这片做茶,见证了火车站周边街巷随行的变迁。
告别老师傅,我继续往前溜达。这条街挺有意思,左边是时尚的奶茶店,右边却是传统的中药铺,新老交融得恰到好处。路边摆着几个小吃摊,光饼刚出炉,冒着热气,一块五一个,价格实在。我买了一个,外酥里软,边走边吃,倒也挺自在。
巷子深处传来二胡声,循声望去,几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前,一人拉琴,两人跟着哼唱。我听不出是什么曲子,但那调子里有种说不出的韵味。他们偶尔停下来,互相打趣两句,然后又继续演奏。这画面让我忽然有些恍惚,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。
路过一个旧书摊,摊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正低头翻着一本泛黄的书。我蹲下来看了看,发现了几本对于武夷山民间故事的老版本。年轻人推了推眼镜,“这些书现在不好找了。”我们聊起这片老街,他说虽然“武夷山火车站附近站街”这个说法听起来普通,但每条巷子都藏着不少故事。
天色渐暗,老街亮起了灯笼。红彤彤的光晕洒在石板路上,给这条街添了几分温暖。我看了看时间,朋友应该快到了,便准备往回走。这时手机响起,果然是他到了。我告诉他我在站街西边的小巷里,他说他知道这个地方,“你等着,我过来找你,那附近有家芋饺特别好吃,带你去尝尝。”
挂掉电话,我站在巷口等着。不远处,那家茶叶铺子已经开始收摊,老师傅小心地把焙好的茶叶装进罐子里。中药铺飘出淡淡的药香,与尚未散尽的茶香混在一起,成了这条街独有的味道。我想,或许这就是“周边街巷随行”最真实的模样——不张扬,却充满生活的质感。
朋友的身影出现在巷子另一头,朝我挥手。我回头又望了一眼这条正在渐渐安静下来的老街,它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,既守着传统,又接纳着新的事物。明天,这些店铺会再次开门,迎来送往,继续它们日复一日却又各不相同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