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定西火车站旁的小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53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在定西火车站广场上,一眼就能望见对面那条小巷子。灰扑扑的墙面,窄窄的入口,和身后崭新的车站大楼比起来,显得特别不起眼。可你要是绕过围栏,穿过马路,往那边走,就会发现这条小巷子连着旁边更宽敞些的街道,当地人管那儿叫“火车站旁的小街”。这两条路挨着,就像一对老邻居,一个藏在深处,一个露在外面,共同守着车站这片天地。

我先走进了那条正对着火车站的小巷。巷子不深,但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,仿佛从一个世界踏进了另一个世界。脚下是坑洼的水泥地,两旁是些老旧的楼房,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深浅不一的砖色。有几家小店开着门,一家理发店的旋转灯筒慢悠悠地转着,另一家五金铺门口堆着些铁丝和零件,老板坐在小马扎上,端着搪瓷缸子喝茶,看见生人也不招呼,只是抬了抬眼皮。空气里有种混杂的气味,是饭菜的油烟、旧木头的霉味,还有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花香——不知哪户人家在窗台上养了几盆茉莉。

巷子里的生活节奏显然是慢的。有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前择豆角,动作不紧不慢;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趴在矮凳上写作业,铅笔头秃了就用小刀削一削。火车站的喧嚣在这里被过滤了大半,只剩下模糊的背景音。我忽然想,每天有多少旅客行色匆匆地从车站出来,目光越过这条小巷,奔向各自的目的地?他们大概不会特意拐进来看看。这条定西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安静存在着,像一本被匆匆翻过却没人细读的书。

从巷子另一端穿出来,眼前豁然开朗,便是那条火车站旁的小街了。这里要热闹不少,铺面也整齐些。有卖酿皮的小吃店,老板娘正麻利地拌着调料;有卖日杂百货的小超市,门口立着“特价促销”的牌子;还有一家手机营业厅,玻璃门上贴满了套餐广告。叫卖声、聊天声、电动车驶过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充满了市井的活力。

我在一个卖烤红薯的摊子前停了下来。炉子烤得暖烘烘的,香甜的气味直往鼻子里钻。“来个小的?”摊主是个中年汉子,脸被炉火烘得红扑扑的。我点点头,接过用牛皮纸包着的红薯,烫得在两手间倒来倒去。他笑了:“不急,慢慢吃。”我们就这么聊了起来。他说在这条小街上摆摊十几年了,看着车站翻新,看着人来人往。“对面那条小巷子里的老街坊,也常来我这儿买红薯呢。”他朝巷子方向努了努嘴,“老城区要改造,听说那片以后也要拆了。”

这话让我愣了一下。我回头望去,那条小巷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安静。墙角的青苔,窗台上晾晒的衣物,歪斜的电线杆上停着的麻雀,这一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。而这条相对繁华的小街,大概也会失去一位朝夕相处的老邻居。

我慢慢吃着红薯,甜糯的滋味在嘴里化开。火车站依然伫立在那里,迎来送往。它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,也默默注视着对面那条小巷和旁边这条小街的日常。新与旧,快与慢,在这里奇妙地共存着。旅客们带着故事抵达又离开,而这里的居民,则继续着他们柴米油盐的生活。定西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和它相连的这条小街,像城市脉搏上两个不同的跳动点,一个沉稳,一个轻快,共同构成了这片区域独有的生命力。

离开的时候,我又看了一眼那条小巷。夕阳给它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,那家理发店的灯筒还在转着,不慌不忙的。我不知道下次再来时,还能不能看到这番景象。但此刻这份属于旧街巷的、略带惆怅的温暖,已经留在了心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