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碑店那里有站小巷,高碑店附近有站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0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碑店这个地名,在老北京人嘴里念叨了几十年。每次提起高碑店那里有站小巷,我总会想起那个飘着炸酱香气的傍晚。

那天我骑着单车在建国路绕了两圈,愣是没找到朋友说的那条巷子。正好看见路边有位摇着蒲扇的大爷,便上前打听:“劳驾您,听说高碑店附近有站小胡同?”大爷眯着眼笑了:“您说的是不是那个带着红砖拱门的小巷子?往前第叁个路口右拐,看见棵老槐树就到了。”

巷口飘来的记忆

顺着大爷指的路,果然在槐树浓荫下找到了巷口。斑驳的红砖拱门像本泛黄的相册,墙头探出的牵牛花还沾着水珠。刚下过雨的青石板路泛着光,深浅不一的痕迹像是岁月留下的暗语。巷子窄得刚刚好能过辆自行车,两旁院门虚掩着,飘出各家晚饭的香气。

住在7号院的王奶奶正坐在门槛上择豆角,听说我在找这条巷子,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:“这胡同打我嫁过来就没变样儿。早先这儿真有个公交站,后来挪到长安街了。现在说起高碑店那里有站小巷,年轻人都当是个地名儿,其实当年真能等车哩!”她顺手往巷子深处指了指,“再往里走,还能看见站牌留下的印子。”

我顺着潮湿的墙面慢慢往里走,果然在爬满青苔的砖墙上发现了个长方形的浅印。原来“有站小巷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,这片斑驳的墙皮,曾经贴过蓝底白字的铁皮站牌。

藏在胡同里的烟火气

傍晚时分,高碑店附近有站小胡同渐渐热闹起来。修自行车的老赵收摊前总要和街坊杀两盘象棋,五金店老板娘在门口支起小桌准备吃晚饭。最让人挪不动步的是巷尾那家卤煮店,冒着热气的铜锅咕嘟作响,掌勺的刘师傅舀起一勺老汤,浓郁香味能飘出半条街。

“我这锅汤还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。”刘师傅边切火烧边说,“当年车站搬走那阵,好多老主顾还专门坐车回来吃这口。”他熟练地把小肠、肺头码进碗里,浇上滚烫的汤汁,“现在说起高碑店那里有站小巷,好些人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家这碗卤煮。”

正说着,几个穿校服的孩子追着足球跑过巷子,惊得屋檐下的鸽子扑棱棱飞起来。放学后的胡同变成了他们的球场,谁家的花盆被碰倒了也不恼,只从窗户探出头叮嘱句“小心着点”。

暮色渐浓时,我站在巷口回望。路灯把槐树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,晚风里飘着谁家电视机的戏曲声。这条藏在现代楼宇间的胡同,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。或许过些年,知道高碑店附近有站小胡同来历的人会越来越少,但卤煮的香气、槐树的荫凉、青石板上的足迹,都会替这座城记住这些温暖寻常的日子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