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旧喝茶上课群,个旧茶艺学习交流圈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17:27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“个旧喝茶上课群”,说实话,刚开始我还以为就是普通的茶友群。直到点进去才发现,这可不只是简单约着喝茶的地方。群里每周都有资深茶人带着大家认茶具、学冲泡,偶尔还会组织茶山游学。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两次活动,没想到彻底被那种氛围吸引了。

记得第一次去线下活动时,老师正在教如何用盖碗泡普洱。旁边坐着的大姐悄悄跟我说:“以前总觉得喝茶就是抓把茶叶倒开水,来了这儿才知道,连拿盖碗的手法都有讲究。”她边说边比划着“叁指法”,手腕转动的角度恰到好处。那天我们尝了叁款不同年份的熟普,从2015年的堆味未褪,到2008年的陈香初显,再到90年代的药香浓郁。每款茶在舌尖绽放的瞬间,都让人忍不住感叹——原来茶叶会说话,只是我们从前没学会倾听。

茶香里的意外收获

有个周五晚上,群里临时组织茶会。那天下着细雨,本以为不会有多少人来,结果小小的茶室坐得满满当当。负责主泡的杨老师笑着说:“雨天最适合喝滇红了,暖胃又暖心。”她烧水时特意把水壶拎高些,让水流在杯中激荡出细密泡沫。当琥珀色的茶汤在瓷杯里荡漾时,整个屋子都飘着蜜糖般的甜香。

坐在我对面的小伙子是学计算机的,他说来这儿最初只是想放松心情,没想到还结交了几个忘年交。现在他们经常约着去菜市场淘老茶具,上周还合伙收了把民国时期的紫砂壶。“比起在手机刷短视频,这样度过周末有意思多了。”他边说边翻开手机相册,里面全是各种茶叶底的特写照片。能看出来,他是真心喜欢上这个“个旧茶艺学习交流圈”了。

最让我感动的是上个月的端午茶会。群里几位老茶客自发带来家藏的陈皮、菊花,大家围着长桌包茶粽。七十多岁的陈阿姨手把手教年轻人扎五彩绳,她说这是她奶奶那辈传下来的手艺。蒸好的茶粽带着竹叶清香,掰开后能看到里面用普洱茶填成的馅料。那天我们聊到很晚,从茶叶杀青的温度控制,聊到各自家乡的饮茶习俗。临走时,每个人都分到了几个茶粽,说是带回去给家人尝尝。

现在这个“个旧喝茶上课群”已经发展到叁百多人了。群主最近在考虑开设少儿茶艺启蒙课,想让孩子们也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。虽然场地和师资都还在协调中,但大家都特别支持这个想法。毕竟有些美好的东西,确实值得一代代传下去。

昨晚又看到群里在接龙报名周末的岩茶品鉴课。我顺手翻了翻聊天记录,发现每天都有新人在问“新手该准备什么茶具”,而总会有热心的老群友列出清单,甚至直接约着去茶城挑选。这种互相帮助的氛围,或许就是这个群最吸引人的地方吧。毕竟在忙碌的生活里,能找到一个让身心都安静下来的角落,确实挺难得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