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,德令哈辩辩扫码200约小妹
这事儿说起来挺偶然的。上周在德令哈的老同学结婚,我去喝喜酒,晚上住在巴音河边的宾馆里。刷手机的时候,就在本地贴吧里看到一个帖子,标题就写着“德令哈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。你说现在这网络,真是啥都有。
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这不明摆着是那种服务嘛。二维码扫一下,加个蚕蚕,谈好价钱就上门。说实在的,我心里有点好奇,又有点抵触。好奇的是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操作的;抵触的是,在德令哈这么个安静的地方,居然也有这种明目张胆的广告。
街角偶遇的扫码广告
第二天早上我在宾馆附近吃早餐,路过一个公交站牌,你猜怎么着?站牌的金属柱子上,真贴着一张不大的打印纸,上面印着个二维码,底下有一行小字:“德令哈辩辩扫码200约小妹”。字迹有点模糊,像是被雨水打湿过又干了。我站在那儿愣了几秒,旁边等车的人用奇怪的眼神看我,我赶紧走开了。
回去的路上我就想啊,这种“德令哈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的广告,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到。它们就像城市的牛皮癣,清也清不干净。你说那些真的会去扫码的人,都是怎么想的呢?就不怕是陷阱吗?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,有一次喝酒时聊起过这类事。他说很多时候,这种“德令哈辩辩扫码200约小妹”的背后,压根就不是真有什么小妹等着你。你扫了码,加了人,把钱转过去,对方就直接把你拉黑了。或者更糟的,等你到了约定地点,突然冒出几个大汉,那可就不仅仅是破财的问题了。
想想也挺讽刺的。现在的骗子,都把海子的诗里那个“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”当成了作案场地。德令哈本来是个多干净的地方啊,蓝天白云,戈壁草原,结果被这些“德令哈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的广告搞得乌烟瘴气。
晚上和几个本地朋友吃饭,我把这事当笑话讲了。他们一点都不惊讶,说这种小广告存在好久了,隔段时间就换一批新二维码,跟野草似的,春风吹又生。有个朋友说得实在:“真正需要找乐子的人,都有自己的门路,谁会去信街边那些二维码啊?”
我倒觉得,这种“德令哈辩辩扫码200约小妹”的现象,反映的是更复杂的社会问题。有的是纯诈骗,有的是真实的色情交易,但无论哪种,都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一些人空虚的内心和这个城市的隐秘角落。
离开德令哈那天,我又路过那个公交站,发现那张小广告已经被清理掉了,只留下一点胶水的痕迹。不过我知道,用不了多久,又会有新的“德令哈辩辩二维码200叫小妹”的广告贴上来。这座城市的表面下,总有些我们看不到的暗流在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