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大学门口暗号是什么,黄石大学校门接头暗语
那天路过黄石大学西门,看见两个男生碰面时突然同时抬手比了个奇怪的手势,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了句"仙人掌开花",另一个立刻接上"松鼠排队搬家"。两人相视一笑,勾着肩膀就往校门外走了。我当时就愣在原地,这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校园暗号吧?
后来跟学校保安老陈聊起这事,他捧着保温杯直乐:"这些孩子啊,每年都会搞些新花样。前年是'图书馆叁楼靠窗座位',去年变成'食堂阿姨手不抖'。"老陈说这些暗号其实没什么实际用途,就是学生之间图个乐子。
那些年我们喊过的暗号
记得大叁那年,我们系流行用电影台词当暗号。有人在食堂突然喊"月亮真圆啊",旁边必须有人接"适合吃炸鸡"。接不上来的,八成是来蹭饭的外校同学。有回真遇到个愣头青,扯着嗓子回"今天阴天没月亮",整个食堂的人都笑趴了。
现在想想,这些看似幼稚的接头暗语,倒成了大学生活里特别的调味剂。它不像军训时喊口号那么正式,也不像课堂提问那么严肃,就是年轻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小游戏。有时候在社团招新现场,听到有人对上暗号,周围人都会露出"自己人"的表情。
去年校庆那阵子,学校论坛突然冒出个热帖,标题赫然写着"黄石大学校门接头暗语"。楼主详细整理了近十年流行的各种暗号版本,从"教超泡面买二送一"到"操场跑圈第叁道",跟帖足足盖了八百多层。最逗的是有个毕业生留言:"当年靠'晚霞染红钟楼'追到的女朋友,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"
其实这些暗号从来没人明文规定过,都是自然而然在校园里流传开的。可能先是某个社团兴起,慢慢传到整个年级,最后连老师都有所耳闻。教现当代文学的王教授有次在课间突然问:"听说现在流行'银杏叶落七片'?"全班先是一静,接着爆发出会心的大笑。
如今走在校园里,偶尔还能听到各种有趣的接头暗语。前两天在奶茶店,听见个女生对店员说"老规矩",店员想都没想就回了句"椰果加倍"。看来这些藏在日常对话里的小秘密,早已成为黄石大学独有的校园文化。
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回校时,总爱打听现在流行什么新暗号。听说有个师姐在校友群里说,当年他们用"西门烤冷面加辣"当暗号,结果现在西门早就改建成新食堂了。时光在变,暗号在变,但那种属于校园的亲切感始终没变。
有时候我在想,也许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记什么黄石大学门口暗号是什么。当你在校园里听到那些看似莫名其妙,却让周围人会心一笑的对话时,你就已经身在故事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