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口品茶自带工作室,龙口茗茶自备茶室雅集
最近常听茶友们提起“龙口品茶自带工作室”这种模式,说来也挺有意思——这不就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茶空间嘛!上周六我也跟着几位老茶客去实地体验了一回,那感觉就像在朋友家的书房喝茶,自在得很。
工作室藏在临街商铺的二楼,推门就闻到淡淡的檀香。店主小王正在给客人展示紫砂壶的保养方法,见我们来了,笑着指了指靠窗的位置:“茶桌上有烧开的水,茶叶在左手边的柜子里,需要什么自己拿就行。”这种不拘束的感觉,顿时让人放松下来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同行的李老师从包里掏出个牛皮纸包,神秘地眨眨眼:“今天带了些十五年陈的普洱,都来尝尝。”说着便熟练地温壶、投茶、醒茶。热水冲入紫砂壶的瞬间,陈香扑鼻而来,整间屋子的人都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。
“在‘龙口茗茶自备茶室雅集’这样的地方喝茶,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喝到各种稀奇古怪的茶。”李老师边说边给我们分茶,“上回来这儿,我还喝到了茶友自家后院种的碧螺春呢!”
旁边桌的年轻人正在研究怎么用盖碗泡白茶,看手法应该是刚入门。不过没关系,在这儿没人会笑话你手法生疏。倒是有位经常来的阿姨主动走过去,轻声细语地指点:“手腕再放松些,水线要稳……”
窗外车水马龙,屋里茶香氤氲。我突然觉得,这样随性的喝茶方式,反而更贴近茶的本味——不就是图个舒心自在嘛!
小王店主忙完手里的活,也凑过来喝茶。他说开这个工作室的初衷特别简单:“就是想让爱喝茶的人有个能安心喝茶的地方。你看现在茶馆消费都不低,很多人家里又没条件置办完整的茶席,我这儿刚好折中。”
正聊着,又进来两位姑娘,自带了一盒茉莉花茶。她们轻车熟路地找到茶具,坐在角落轻声说笑起来。阳光透过竹帘洒在茶席上,斑驳的光影随着茶水轻轻晃动。
“其实‘龙口品茶自带工作室’最让我喜欢的,是总能遇到志同道合的茶友。”李老师给我们续上茶,“上次在这儿认识了个专收岩茶的小伙子,后来我们经常交换茶叶品鉴,成了忘年交。”
不知不觉,壶里的普洱已经泡了十几道,茶汤颜色渐渐变浅,但余味更显甘甜。看看时间,居然坐了整整叁个小时。可奇怪的是,一点也不觉得时间长,反而有种久违的惬意。
临走时,小王正在帮新来的客人挑选合适的茶具。那客人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太懂茶,小王笑呵呵地摆摆手:“喝茶这事,喝着喝着就懂了,重要的是自己喜欢。”
走出工作室,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茶香。我想,或许喝茶本该如此——不必太讲究形式,重要的是那份闲适的心情。这样的“龙口茗茶自备茶室雅集”,倒像是城市里的一个歇脚处,让忙碌的日子也能有片刻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