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光各区高端外卖工作室,寿光各区精品外卖服务点
寿光人的新“食”尚
这两天我手机里存了个新号码,朋友推荐的,说是寿光新开了几家高端外卖工作室。刚开始我心里还犯嘀咕,外卖不就图个方便实惠嘛,高端能高到哪儿去?直到上周叁加班到九点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一单,那味道真是绝了——红烧肉用黑猪肉慢火炖了两小时,青菜是当天从大棚直采的,连装菜的陶瓷碗都透着讲究。
要说这寿光各区高端外卖工作室,还真和普通外卖不一样。人家不做大锅饭,每天就接二十单,得提前叁小时预定。菜单每周更新,主厨老张以前在五星酒店干了十年,现在带着两个徒弟专门做私房菜。我特别喜欢他家的时令菜,春天有香椿煎蛋,夏天做冰镇小龙虾,最近天凉了,推出了砂锅羊肉煲。配菜师傅每天凌晨四点就往蔬菜基地跑,这事儿我偶然听送货小哥说的。
现在生活节奏快,大家既要省时间又想吃得舒服。这些开在各区的精品外卖服务点正好抓住了这个需求。城南那家工作室挺有意思,老板把老宅院改成了中央厨房,特意保留了院里的石榴树。顾客能通过视频看着厨师备菜,就像去朋友家吃饭似的。有回我在等餐时看着直播,厨师正在给冬瓜盅雕花,那耐心劲儿,跟做艺术品似的。
我邻居刘姐上个月给孩子办生日宴,就是从城北的工作室订的套餐。本来担心外卖会影响菜品质感,没想到人家用恒温配送箱,到场摆盘时鲍鱼还冒着热气。后来刘姐算过账,比在酒店摆桌省了叁成费用,还不用操心收拾碗筷。
这些精品外卖服务点在食材选择上特别较真。比如做鱼只用弥河当天的活鱼,炒鸡必须选散养的山地鸡。有次我和主厨聊起来,他说现在顾客嘴越来越刁,去年还在追求摆盘精致,今年已经开始关注食材溯源了。这不,他家最近在菜单上标明了每道菜的食材产地,连大葱都写着“章丘直供”。
不过要说最让我满意的,还是这种服务带来的踏实感。晚上想吃宵夜时,不用纠结地沟油小摊,打开微信说声“老规矩”,四十分钟后就能吃到合口味的家常菜。昨天雨特别大,我本以为送餐会延迟,结果配送员愣是提前十分钟按响门铃,保温箱里的酸菜鱼烫得刚刚好。
现在周末约朋友聚餐,我们常找这些工作室定制菜单。上周六那桌海鲜宴,工作室还附送了自制的蒜蓉酱。朋友吃着新鲜海蛎子直夸,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赶海的日子。这种带着人情味的美食体验,确实比标准化餐厅来得温暖。
随着生活品质提升,相信这样的寿光各区高端外卖工作室会越来越多样。最近听说有工作室推出了减脂餐和月子餐系列,还有家在开发适合年轻人的创意融合菜。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尝过的南瓜慕斯,把本地农产物做成西点,意外地搭配。
有时候深夜写东西,听见窗外外卖电动车的声响,会想起以前只能选快餐的日子。现在看着保温袋里精心包装的餐盒,突然觉得这座小城正在用自己方式,把寻常叁餐过出新鲜滋味。或许明天该试试新推出的潍坊肉火烧配现磨豆浆,听说那家工作室凌晨五点就开始现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