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,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17:09 来源:原创内容

华蓥山下,最近有个事儿挺热闹的。你听说了吗?就那个“华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”的活动,现在街坊邻居都在聊呢。我那天路过文化广场,老远就看见乌泱泱一片学生娃,举着“保护母亲河”的旗子往河边走。

带队的李老师正好是我初中同学,他撩起被汗水浸透的衣领跟我说:“这次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,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。”原来他们每个月都会组织这样的叁小时志愿活动,这次是去清理河岸垃圾。有个扎马尾辫的女生拎着半人高的垃圾袋走过,里面装满塑料瓶和包装袋,她喘着气笑:“比体育课跑叁千米还累,但看着河道变干净,特有成就感。”

叁小时能改变什么

你可能会想,叁个小时能干啥?不就是走个过场嘛。可我跟着队伍走了半小时就改观了。这些学生分工特别明确,有人负责捡垃圾,有人做分类,还有小组长在统计各类垃圾的数量。穿蓝校服的男生发现有个排污口附近垃圾特别多,几个同学一合计,干脆画了张简易地图标记位置,说下次要重点清理这里。

河边树荫下,两个学生正给散步的老奶奶讲解垃圾分类。奶奶开始还摆手说“麻烦”,听他们用本地话解释塑料袋要几百年才能分解,慢慢就认真起来,还从兜里掏出刚买的零食:“那这个包装袋算哪种?”

说真的,这种华蓥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,比坐在教室里背书生动多了。我听见几个男生在争论哪种垃圾最难处理,最后一致认为是碎玻璃——既危险又难清理,这个认知恐怕能记很久。

活动快结束时下了点毛毛雨,但没人急着躲雨。学生们把装满的垃圾袋堆在指定区域,远远看去像座彩色的小山。负责记录的同学说,这次清理了二百多斤垃圾,光是烟头就超过叁千个。这个数字让不少路人都停下来看,有个大叔默默把刚抽完的烟头按灭放进了口袋。

回程路上,学生们还在兴奋地讨论下次活动内容。有人说要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,有人建议到社区教小朋友做手工。这种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就像播种子,每次叁个小时看起来不长,但一个月一个月坚持下来,改变的不仅是环境,更是这些年轻娃儿看世界的角度。

我在想啊,或许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——不在教室围墙里,而在生活土壤中。当孩子们弯下腰捡起第一个塑料瓶时,那些对于环保的大道理,突然就变得具体而真切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