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蓥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五百元寻缘华蓥周边
华蓥山脚下的老街拐角,老陈正把刚炒好的辣子鸡装进快餐盒。夕阳斜斜照在斑驳的墙面上,他把围裙往腰间一掖,掏出老人机看了眼时间——五点半,该去给独居的张奶奶送晚饭了。
这条街上谁都知道,老陈的“五百元寻缘”是个温暖的笑话。叁年前他贴出告示:“付500块,找个能一起送餐的人”。起初大家都当他要征婚,后来才发现,他是想找帮手给街坊邻里送爱心餐。王婶打趣他:“你这价钱,连彩礼零头都不够哟!”老陈搓着粗糙的手掌笑:“情义哪能用钱秤嘛。”
五百元背后的故事
其实这五百块另有来历。老陈的儿子去年打工离家前,偷偷在枕头下留了五百块钱。电话里儿子说:“爸,您总帮别人,也找个帮您的人。”老陈捏着那五张红票子,心里泛酸。最后他决定,要用这钱找个“接班”的,把温暖传递下去。
刚开始真有人冲着钱来。有个小伙子干了两天嫌累,嘟囔着“五百块还不够买双鞋”。老陈没挽留,只是把凉掉的饭菜重新热过,自己推着叁轮车消失在巷口。直到遇见小赵——那个总蹲在网吧门口的辍学少年。老陈递给他盒饭时说了句:“要不试试?活累,但心里踏实。”
小赵现在成了老陈最得力的帮手。他学会了下雨天地滑要慢走,晓得李爷爷牙口不好得把菜炖烂,知道给留守儿童多舀一勺肉。有天他忽然对老陈说:“陈叔,这五百块我不要了。”老陈看见少年眼睛里的光,比网吧的屏幕亮得多。
如今这条街上有叁辆送餐车了。开理发店的刘姐主动负责西街,修电器的老张包了北巷。他们都说老陈这“华蓥附近500块钱的爱情”搞出了名堂——不是男女之爱,是街坊邻里彼此照应的人情味儿。有次电视台要来采访,老陈慌得直摆手:“我就是个做饭的,别拍我!”
最近老陈又在琢磨新事儿。他发现菜市场总有些品相不好但新鲜的菜被扔掉,打算和菜贩商量低价收来。“这样能多送二十户呢,”他掰着指头算账,转头问小赵,“你说咱们再招两个人怎么样?还是老规矩——”小赵接话:“知道,华蓥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嘛!”两人笑作一团。
暮色渐浓,送餐车的铃铛在青石板路上叮当作响。这份用五百元起头的温暖,早已变成整条街的默契。路灯次第亮起,照亮了车轮碾过的每寸道路,也照亮了那些曾经冰冷角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