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山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
朋友说带我去个喝茶的好地方,起初我还纳闷,这个连导航都难找到的巷子深处能有什么特别。直到看见那块朴素的木招牌——“白山水磨工作室”,我才隐隐觉出些不同。
推开半掩的木门,时光仿佛慢了下来。旧式水磨石地面泛着温润的光,墙上挂着几幅水墨小品,空气中浮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店主是个微胖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烫洗茶具,见我们进来,只点头笑笑,像是早就认识的街坊。
“试试今年的春茶?”他提起一把陶壶,水流缓缓注入盖碗,热气裹着兰花香瞬间腾起。我端起茶杯,茶汤清亮,入口甘醇。
水声茶韵里的旧时光
等待第二泡的间隙,店主聊起这地方的来历。原来这儿曾是他祖父的水磨坊,后来荒废多年。他舍不得拆,就留着原来的梁柱和地面,稍加改造成了现在的茶室。“有时候听着煮水声,总觉得和从前水磨转动的声音有点像。”他摸着那张用旧石磨改成的茶桌,眼神有些飘远。
我突然明白,在这里喝的不只是茶,还有时光的味道。城市变得太快,快得让人喘不过气,而这座改造后的水磨坊茶室,却固执地留住了某个节奏。窗外是车水马龙,窗内只有咕嘟的水沸声和淡淡的茶香。
朋友碰碰我胳膊:“怎么样,没白来吧?”我点点头,又呷了一口茶。这回尝出了更多层次,先是微苦,然后回甘,最后喉间留下持久的清香,就像生活本身。
隔壁桌来了几位老人,他们每周固定来这里聚一次。不用多招呼,店主自然送上他们常喝的茶叶。其中一个老人正说着孙子考大学的事,语气里满是骄傲。这样的场景,在这间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里日日上演,平凡,却温暖人心。
夕阳斜照进来,在水磨石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影。我们续了叁次水,茶味渐渐淡去,但那份惬意却越来越浓。店主开始准备打烊,却不催促,依然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他的茶器。
走出工作室,晚风拂面,齿颊间还留着那抹茶香。我想,好的茶室大概就是这样——它不张扬,却总能在某个瞬间触动你。白山水磨工作室喝茶的体验,让我在忙碌生活里偷得半日闲,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悠长午后。
下次心烦气躁时,我大概还会来这儿坐坐。就为一杯好茶,片刻宁静,还有那份沉淀在旧水磨坊里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