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铜峡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手机号,邻近学子随时待命联系方式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37:37 来源:原创内容

深夜的求助电话

凌晨两点半,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然亮起。电话那头是个带着哭腔的女生:“学长,我家里突然有事必须赶回去,这个点在青铜峡根本打不到车...”刚合上电脑的小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抓起车钥匙就出了门。这样的深夜求助,在他做“青铜峡学生24小时随叫随到”志愿服务的叁个月里,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。
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这个服务最初只是同学间的玩笑。青铜峡大学城位置比较特殊,离市区有段距离,半夜突发状况时,同学们经常叫天不应叫地不灵。有次下暴雨,好几个同学被困在图书馆回不去宿舍,大家在微信群里抱怨:“要是有人能随叫随到就好了。”就是这么一句玩笑,让小王和几个热心的同学动了心思。

他们凑钱买了部二手手机,专门用来接听求助电话,轮流值班。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想法,慢慢演变成了现在覆盖整个大学城的互助网络。从最初只有5个人的小团体,发展到如今30多人的队伍,几乎每个学院都有同学参与。

你可能会好奇,这帮学生到底能提供什么帮助?其实都是些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小麻烦。比如上周五晚上,有个女生在实验室不小心打翻了试剂,急需蒸馏水冲洗,但楼里正好用完了。一个电话过来,值班的同学十分钟就把东西送到了。还有次更惊险,有个男生打球崴了脚,疼得厉害,两个同学轮流背着去了医院。

不过啊,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上个月那个雨夜。艺术系的小李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比赛,作品需要装裱,但装裱店都在市区。眼看就要错过提交时间,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。那天值班的小刘二话不说,开着家里那辆小破车,来回奔波四十多公里,终于在晚上十点前把装裱好的作品取了回来。

当然,这个服务也不是什么都能解决。队员们有自己的原则——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绝不逞强。有次接到电话说宿舍进了蛇,他们马上转接给了学校保卫处。毕竟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现在这支队伍越来越规范了,大家制定了排班表,确保真的能做到24小时随时响应。他们还建了个共享文档,记录每次求助的类型和处理方式,这样新加入的同学也能快速上手。说来也怪,虽然耽误了不少休息时间,但每个参与的同学都觉得特别充实。

有时候我在想,为什么这样一个完全自愿的服务能坚持这么久?或许是因为我们都经历过那种无助的时刻吧。记得大叁那年,我急性肠胃炎发作,室友们都不在,当时要是有这样一个随时能打通的电话该多好。现在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,这种感觉真的很踏实。

最近他们又在琢磨新点子了,打算把常用的应急物资整理成几个“互助包”,分散放在校园不同位置。比如常备些创可贴、退烧药、充电宝这些,这样遇到紧急情况能更快响应。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,甚至有几个老师也表示要参与进来。

其实在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刻,也都有能力帮助他人。就像这个简单的学生互助网络,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举,却实实在在地温暖着校园的每个角落。下次你在青铜峡附近遇到突发状况,不妨试试这个联系方式,说不定能解你的燃眉之急呢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