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岭那里有站小巷的,公主岭站旁小街位置指南
第一次来公主岭,出火车站想找个地方填饱肚子,周围看着挺陌生。我正琢磨着去哪儿,旁边一位推着小车的大姐热心地指了指对面:"往前走,拐进那条站前小巷,里头吃的多着呢。"
这条小巷子就在公主岭站广场东侧,夹在两排老居民楼中间。巷口窄窄的,不仔细看还真容易错过。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,墙角长着些青苔,一看就是条老巷子了。早上七八点钟最热闹,早餐摊子冒着热气,刚出笼的包子香味能飘出老远。
巷子里的老味道
往里走个十来米,有家"老王家豆腐脑",开了二十多年。他家的卤汁是用香菇和黄花菜熬的,咸淡正好。王老板边擦桌子边和我聊天:"咱这公主岭站旁小街,别看窄,啥都有。往里头再走走,李婶的粘火勺、张叔的烤冷面,都是老手艺。"
正说着,几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熟门熟路地坐在豆腐脑摊的小马扎上。看来都是常客,知道这条公主岭站旁小街藏着地道的东北早点。
中午时分,巷子里的盒饭摊子摆出来了。十块钱两荤两素,米饭管够。炒菜的香味从巷头飘到巷尾,附近上班的都爱来这儿解决午饭。卖盒饭的刘姐动作麻利,打菜的时候总会多舀一勺:"出门在外的,得吃饱不是?"
下午两叁点钟,巷子安静下来。这时候最适合慢慢逛,你会发现些有意思的小铺子——修鞋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,理发店里还是那种老式转椅,五块钱就能理个发。这些在别处少见的老行当,在这条站前小巷里依然活得挺好。
夜幕下的小巷
天色擦黑,巷子又活泛起来。烧烤摊支起来了,炭火烧得噼啪作响。烤串的杨哥在这条公主岭站旁小街摆了八年摊,熟客都知道他家的烤腰子是一绝。"晚上车次多,"他翻动着手中的肉串,"下夜车的旅客闻着香味就找过来了。"
确实,九点过后,从车站出来的人叁叁两两走进巷子。拖着行李的旅客要碗馄饨,刚下班的小年轻点把烤串喝点啤酒。巷子虽小,却装满了人间烟火。
住在巷子深处的赵奶奶说,她在这住了四十年,看着这条小巷一天天变化。以前的土路变成了石板路,摊贩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巷子热闹劲儿从来没变。"有时候啊,"她眯着眼睛笑,"我觉得这条小巷就像是公主岭站的会客厅,来来往往的人都在这儿歇个脚。"
这话说得真在理。这条不起眼的小巷,确实成了很多过客对公主岭的第一印象。它不像大商场那样光鲜亮丽,却用最朴实的方式,温暖着每一个路过的人。
下次你要是来公主岭,出站后别急着打车。不妨走进这条站前小巷,尝尝地道的本地小吃,和摊主聊聊天。说不定,你也会爱上这份独属于小城的温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