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宁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,安宁哪有站小巷的处所
今天刷朋友圈,看到老同学发了一张照片,背景是条青石板小路,墙角探出几枝叁角梅。他配文问:“安宁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?”我盯着手机愣了好一会儿,这个问法真有意思。
“站小巷”这说法,听着就透着股亲切劲儿。不是逛,不是游,就是站站。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姥姥家,傍晚总爱跑到巷子口站着,看邻居阿姨择菜,听大爷们下象棋的吆喝声。现在的高楼大厦里,缺的就是这种能让人安心站着发会儿呆的角落。
说起来,安宁这城市发展真快,去年回去差点认不得路。新商场一个接一个开,马路拓宽了,车流滚滚。可老同学这么一问,倒让我想起安宁确实还藏着些老巷子,只是不太好找。
那些藏在城市褶皱里的老巷
城南老区政府后面,还有几条没拆迁的巷子。记得有条叫“马家巷”的,窄得两个人并排走都嫌挤。去年偶然路过,发现巷子深处开了家小茶馆,老板娘在门口支了个煤炉子,上面坐着咕嘟咕嘟的茶水。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。我当时就在那儿站了十来分钟,心里特别踏实。
城东的老纺织厂家属区也还留着些红砖巷子。下午四五点钟,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跑打闹,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饭,炒菜的香味飘得满巷都是。这种烟火气,现在真是难得遇到了。
不过我琢磨着,老同学问“安宁哪有站小巷的处所”,可能不单是为了找条具体的巷子。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大家整天忙忙碌碌,想找个能喘口气的地方太正常了。站在小巷里,时间好像都慢下来了,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,能看清楚墙上的斑驳光影。
前阵子和我爸通电话,他说现在连老邻居见面都少了,大家都关起门来过日子。想想也是,我们小区住了叁年,对门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。这倒让我更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特意去找条巷子站站——那不只是条物理空间的小巷,更是个能让人找回点人情味的地方。
可惜啊,这样的巷子越来越少了。上个月回安宁,特意去了趟小时候常玩的几条巷子,结果一半都拆了,原地起了叁十多层的高楼。剩下的几条也冷冷清清,没什么人走动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或许“站小巷”不一定非要在老巷子里。我家楼下有个小花园,傍晚总有几个大爷在那儿下棋,旁边围着几个看棋的。虽然不是在巷子里,但那种邻里相聚的氛围,倒和记忆中的小巷很像。
现在人压力大,车贷房贷,工作家庭,有时候真需要个能让人静一静的地方。站在巷子里发发呆,看看日常生活的样子,心里就能轻松不少。这种简单的快乐,花多少钱都买不来。
所以啊,要是你现在也在安宁,也想找条巷子站站,不妨去老城区转转。也许拐过某个街角,就能遇见一条让你愿意停下脚步的小巷。站在那里,听听风声,看看云彩,让忙碌的生活暂时停那么一小会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