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,黄石怎样寻得可包的大学生
最近和几个黄石本地的老板聊天,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头疼的问题:想找个靠谱的大学生来做项目外包,怎么就这么难呢?不是沟通不顺畅,就是活儿交上来差点意思。这让我想起上周,一位做土特产电商的朋友老王,他急着要找大学生帮他设计一套产物包装,在各大平台发了好几天需求,收到的回复倒是不少,可真正能聊到一块儿、能把他的想法落地的,愣是没几个。
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。黄石有湖北师范大学这样的高校,按理说人才是不缺的。但问题出在哪儿呢?我琢磨着,可能还是“桥”没搭对。公司这边急着要人用,学生那边想找实践机会,两边却总是在错位。
去哪儿找这些“潜力股”?
首先啊,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进校园。黄石高校的校园论坛、贴吧,还有各大学院的微信群,经常会有学生在里面找兼职、找项目。老王后来就是在湖师的一个设计专业群里,看到了大二学生小陈发的作品集,风格正好对他的路子。直接联系上后,发现沟通特别顺畅,小陈对黄石本地的文化元素理解得很到位,设计出来的初稿就让人眼前一亮。
另外,现在不少院系都有实习基地或者项目对接人。直接联系这些负责老师,说明你的项目需求和能提供的条件,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老师们都希望学生能接触到真实项目,这是个双赢的事儿。
当然了,线上平台也不能落下。不过在这里面找人的时候得留个心眼,别光看报价,要多看看对方以前的作品,最好能通个视频电话聊一聊。有时候感觉对了,事情就成了一半。
怎么判断靠不靠谱?
说到“黄石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”,关键就在于识别能力。我观察那些做得顺的老板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:不急着定人,而是先花时间沟通。看一个学生靠不靠谱,不光要看他的专业技能,更要看他对待事情的态度。
比如说,回复及不及时?沟通时能不能准确理解你的需求?对项目的时间规划清不清晰?这些细节都能反映出他未来做项目的认真程度。有个做软件开发的老板告诉我,他最喜欢用的是那种会主动提问的学生——“您这个地方我有点不明白,能再解释一下吗?”这种学生往往最后交付的成果最让人满意。
还有个小技巧,可以试着先给个小任务测试一下。不用太大,可能就是做个简单的设计草图,或者写个程序小模块。从完成这个小任务的过程中,你基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人合不合适了。
说到底啊,在黄石找大学生做外包,既要懂得去哪里找,更要懂得怎么选。把这两点做好了,你会发现大学生群体真是个宝藏——他们有想法、有热情,学习能力强,而且对本地情况熟悉,沟通起来几乎没什么障碍。关键是,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合理的报酬,让他们觉得这个项目值得全力以赴。
老王后来那个包装设计做得特别成功,小陈也因此在校内小有名气,接连又接了好几个本地公司的设计活儿。你看,这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吗?公司在项目中找到了合适的人才,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能力,这对黄石本地的人才生态来说,是件特别好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