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汨罗微信附近人叁小时30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24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汨罗老家收拾旧物,手机突然震了一下。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弹出一条好友申请,头像是个模糊的侧影,备注写着“300元叁小时”。这行字像根针,轻轻扎了我一下。

说实话,第一反应是划掉。这种不明不白的邀请,谁都知道大概率有问题。可手指悬在屏幕上半晌,还是没按下去。叁百块,叁小时,这个数字组合太具体了,具体得让人忍不住琢磨——到底是做什么能这么明码标价?

一次试探性的对话

通过申请后,对方开门见山:“陪逛陪聊,限叁小时。”我问他具体逛什么,他只回:“走到哪算哪,时间到了就结束。”这解释反而让事情更模糊了。叁百块钱在汨罗不算小数目,就为了找个人陪着压马路?

约在汨罗江边的屈子祠门口见面。来的居然是个和我爸年纪相仿的大叔,穿着洗得发白的辫辞濒辞衫,手里攥着瓶矿泉水。他看见我,局促地点头,完全没有网络那头的神秘感。“就在江边走走,行不?”他问得小心翼翼,像在征求同意。

叁小时里的偶然与必然

起初的二十分钟特别安静,只有鞋底摩擦石板路的声音。后来他在一个卖艾叶粑粑的小摊前停下,买了两个,硬塞给我一个。“我女儿以前最爱吃这个,”他突然开口,“她在广州叁年没回来了。”咬了一口艾叶粑粑,清香里带着微苦。

后面的话匣子就打开了。他说女儿上次回来还是疫情前,现在连视频都很少打。老婆在服装厂做工,天天加班到深夜。他自个儿在工地看材料,白天大把时间不知怎么打发。“家里太安静了,”他望着江面,“就想找个人说说话,走走路。”叁百块,刚好是他一天半的工钱。

我们沿着汨罗江慢慢走,他指着远处说那是他小时候游泳的地方,又指着另一头说女儿在那棵树下学过骑车。叁小时快到的时候,他在龙舟看台旁坐下,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:“到点了。”然后认真地对我说了声谢谢。

回程路上我一直在想,他买的其实不是陪伴,是叁个小时里偶然瞥见的、过去生活的影子。那些微信附近人叁小时300元的标价,包装的是现代人最缺的东西——有人愿意停下脚步,听你说说废话,看看风景。

后来我没再见过那位大叔,但每次路过汨罗江,都会想起那个下午。江风还是那样吹着,江水还是那样流着,就像千百年前屈子行吟时一样。只是现在江边多了许多孤独的身影,他们用各种方式,寻找着叁个小时的慰藉。汨罗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,听起来像个交易,剥开来看,里面藏着的却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乡愁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