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洱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员相约普洱
这几天朋友圈总能看到有人在发“普洱100米内学生约”的动态,刚开始还纳闷这是什么新玩法。直到昨天路过茶城,看见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在茶庄门口比耶拍照,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是个线下茶友召集令啊!
说起来挺有意思,现在年轻人约茶都这么玩了。不像我们那会儿得正经八百地发邮件约时间,现在直接在社交平台发条“附近学员相约普洱”,半小时内就能凑齐一桌茶友。上周我就亲眼见证了一场临时起意的茶聚:下午叁点多在茶友群看到召集消息,四点半就在巷子尾那家“清心茶舍”坐满了人,还有两个是骑着共享单车从隔壁街区赶来的。
茶叶与人的奇妙相遇
记得那天茶桌上最活跃的是个扎马尾的女生,她说自己刚开始学喝茶,看到“普洱100米内学生约”的帖子就壮着胆子来了。茶艺师刚泡开那饼陈年熟普,她就眨着眼睛问:“这茶汤怎么像红酒似的?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。坐在角落的老茶客慢悠悠解释,这是十年陈化带来的色泽,说着还把茶杯轻轻转动,教大家看挂杯的金圈。
其实这种随性的茶聚特别生动。有人带着自家茶饼来分享,有人捧着笔记本认真记品茶笔记,还有个美术生现场画起了速写。茶香飘散里,话题从茶叶条索聊到校园趣事,从冲泡手法说到期末论文。这种轻松自在的氛围,倒是比正经的茶艺课更让人放松。我想,这大概就是“附近学员相约普洱”的魅力所在——不管你是茶道高手还是小白,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茶。
现在隔叁差五就能在附近商圈看到这样的茶聚。有时是叁五人围坐品尝新到的易武春茶,有时是十来个人交流收藏茶饼的心得。上次路过还听见组织者在电话里说:“对,就老地方,这次主题是冰岛古树品鉴……”看来这“普洱100米内学生约”已经成了年轻人新的社交方式了呢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因茶相聚,倒让我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馆的情景。那时候茶馆里多是摇着蒲扇的老茶客,现在变成举着手机的年轻人,但茶汤里那份温暖始终没变。只是约茶的方式从“茶馆见”变成了“100米内约”,这份随意与即兴,反倒给古老的茶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