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后街现在还有趣吗
绵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
前几天刷手机,偶然看到有人问“绵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”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是啊,那条后街,现在变得怎么样了?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撞开,好多年前的画面呼啦啦地涌了出来。
那时候我们管它叫“快乐老街”,虽然不长,但五脏俱全。下午放学铃一响,和叁五好友溜达过去是固定的仪式。空气里总是飘着各种香味——炸串的油香、奶茶的甜香,还有铁板烧那滋啦作响的焦香。有个阿姨卖的狼牙土豆是必修课,她总是笑眯眯地问:“妹妹,要不要多点折耳根?”我们一边被辣得直抽气,一边又忍不住往嘴里塞。那家小小的饰品店,总能淘到些稀奇古怪的发卡和手链,老板娘人都认熟了,每次去都像回家串门。
所以看到这个问题,我心里其实挺忐忑的。城市变化这么快,好多充满回忆的老地方都消失了。那条窄窄的、充满烟火气的后街,会不会也变了味?或者,干脆就没了吧?这么想着,我决定亲自回去看看。
拐进熟悉的路口,第一感觉是:嘿,它还在!样子确实和记忆里不太一样了。路好像重新铺过,两边的店铺也换了不少新招牌,看起来整齐了不少。老味道少了些,新面孔多了点。那家狼牙土豆摊子果然不见了,原地变成了一家挺亮堂的奶茶店,门口还排着几个学生。
我顺着街往里走,发现热闹劲儿倒是一点没减。新开的几家小吃店门口都聚着人,有个卖鸡蛋汉堡的小摊前排着小队,刚出炉的汉堡冒着热气,金黄酥脆,看着就馋人。我买了一个,咬下去,外皮焦香,内馅鲜美,还是那种能瞬间带来满足感的味道。看来,后街的魂儿没丢,只是换了种方式活着。
我注意到,以前那家小小的饰品店扩大了门面,装修得挺文艺,除了卖饰品,还兼卖一些文创小本子和可爱的文具。几个女孩子在里面挑选,叽叽喳喳的,和我们当年一模一样。旁边还多了一家自助拍照馆,看起来也挺受欢迎。这些新业态,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喜好。
这么一圈逛下来,我心里有了答案。那条记忆里的老街是回不去了,它必然要随着时代往前走。但你要问我“绵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?”,我会说:当然可以。它没有变得冷清,只是换上了新装;它依然充满了活力,依然是学生们课后放松、寻找乐趣的小天地。新的店铺带来了新的体验,而那份属于青春的、简单的快乐,依然洋溢在街道的每个角落里。
所以啊,如果你也和我一样,对那里存着一份念想,不妨找个时间去走走。它可能给不了你一模一样的过去,但一定能给你一个同样鲜活的现在。后街的生命力,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