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陵泄火的小巷子,铜陵宁静的烟火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6:51:00 来源:原创内容

要说铜陵这座江边小城有什么让我惦记的,既不是闻名遐迩的铜官山,也不是浩浩荡荡的长江,反倒是那条不起眼的、被老铜陵人称作"泄火的小巷子"的地方。这条巷子如今挂着社区给的正式名字——"烟火巷",可我们这些老街坊还是习惯叫它的老名儿。你问我为什么?去那儿走一遭就明白了。

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老居民楼快凑到一块儿了。下午四点半,阳光斜斜地切进来,刚好把巷子分成明暗两半。这时候,炒菜的滋啦声就从各家窗户飘出来,辣椒炝锅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卖卤味的叁轮车叮铃铃摇着铃铛,修鞋的老王不紧不慢地收拾着摊子,这些都是铜陵宁静的烟火小巷最寻常的风景。

巷子里的老滋味

张嫂的麻辣烫摊总在巷子拐角支着。她那口炖了十年的老汤锅,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。"年轻人上火啊,不是真火,是心里那点事憋的。"她边捞着串儿边说,"我这儿的老顾客,愁眉苦脸地来,吃得满头大汗,走的时候倒舒坦了。"难怪大家都说这是条铜陵泄火的小巷子——辣得出汗,热得痛快,什么烦心事都随着汗水流走了。

再往深处走,李爷爷的剃头铺子还保持着二十年前的样子。老式转椅,手推子,刮脸刀一应俱全。"现在那些发廊啊,吵得人头疼。"他慢悠悠地给客人修着面,"在我这儿,闭眼躺会儿,热毛巾一敷,刮刀在脸上走,那才叫享受。"确实,这铜陵宁静的烟火小巷里,时间都走得慢些。

巷尾那家旧书店更是有意思。老板是个退休教师,书摆得杂乱,但你要什么他都能摸出来。店里有几张破藤椅,随便坐,不收钱。"看书是最好的泄火方式,"他推推老花镜,"心里燥的时候,来这儿翻翻旧书,闻闻纸墨香,比吃什么药都管用。"

要说这巷子最热闹的时候,还得是傍晚。下班的人匆匆穿过,买菜的大妈在摊前讨价还价,放学的小孩追打着跑过。空气中混着饭菜香、油炸味,还有淡淡的栀子花香——是巷口那户人家种的。这种热闹不刺耳,反而让人安心,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弄堂。

记得有次遇到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,站在巷口发呆。他说在颁叠顿上班,压力大得睡不着,朋友让他来这儿走走。"真奇怪,"他后来告诉我,"就在巷子里晃了半小时,看大爷下棋,听大妈聊天,心里那块石头好像轻了不少。"

如今城市一天一个样,高楼越来越多,这样的小巷子越来越少了。能留下这条铜陵泄火的小巷子,实在是种幸运。它不光是条普通的巷子,更像是这座城市的呼吸——不那么规整,但真实;不那么时尚,但温暖。

明天太阳升起时,巷子又会飘起早餐的香味。张嫂的麻辣烫锅会重新滚沸,李爷爷的剃头铺会迎来第一个客人,而这条铜陵宁静的烟火小巷,还会继续用它自己的方式,抚慰着每一个需要它的灵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