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岛喝茶上课群,葫芦岛品茶学习交流圈
这几天在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提起葫芦岛喝茶上课群,心里还挺纳闷的。喝茶就喝茶呗,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?后来有个朋友把我拉进群,这才发现里头别有洞天。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哥,人家在兴城开了十几年茶庄。每周叁晚上八点准时开讲,记得有次他聊起白茶,手机架在茶台前,一边冲泡一边说:“你们看这白毫银针,得像对待小姑娘头发丝那样温柔,水温高了可就烫坏了。”这话把我给逗乐了,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。
茶香里的烟火气
说来也怪,自从进了这个葫芦岛品茶学习交流圈,我这急性子还真被磨平了不少。以前泡茶都是开水一冲了事,现在居然会盯着水温计等85度。上周六大家约在龙湾公园旁的茶室,有个大姐带了她自己收藏的熟普,我们五六个人围坐一圈,从下午叁点一直聊到华灯初上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这里头没有高高在上的大师,都是实打实的喝茶人。记得有回我泡的岩茶带着涩味,群里老王私信我:“小伙子,你试试快进快出,别闷着。”我照着他说的再做,哎,那茶汤立马顺溜多了。
现在这个葫芦岛喝茶上课群已经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地方。昨儿个还有人分享了个冷知识,说咱们兴城的矿泉水特别适合泡乌龙茶,我赶紧下楼买了瓶试试,你猜怎么着?确实比自来水泡出来的甜润多了。
前两天群里在讨论冬天该喝什么茶,有人推荐老白茶,有人说熟普暖和。后来茶庄老板发了段语音:“其实啊,喝茶这事得看自个儿身子。就像咱们海边风大,早晚来点红茶就挺舒服。”这话说得在理,我第二天就去买了半斤正山小种。
有时候觉得,这个群组就像是咱们这座小城市里的一个温馨角落。大家都在认真生活,慢慢品茶。昨天新来的小伙伴在群里问该怎么选第一把紫砂壶,底下刷刷刷冒出二十多条回复,有说容量的,有讲泥料的,还有直接发图示范怎么开壶的,那叫一个热闹。
现在每次经过海边,看到那些茶馆里透出的暖光,就会想起群里这些茶友。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吧,在茶香里品出了人情味儿,在交流中学到了生活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