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江约附近学生100一次,丽江学生邀约每次一百元
最近在丽江古城闲逛时,墙上偶尔能看到些手写小广告,写着"丽江学生邀约每次一百元"这样的内容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种标注着明确价码的邀约,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这年头,连交朋友都明码标价了?
记得那天下午,我在四方街旁的老茶馆喝茶,恰好遇见在这里做兼职的小杨。她穿着民族风味的围裙,正在给客人表演茶道。聊起这个话题时,她摇摇头说:"我们平时也会做导游兼职,但都是正经收服务费的。这种标价方式太容易让人想歪了。"
迷雾背后的真相
为了弄明白这事,我特意问了在丽江常住的朋友老李。他在这开客栈十年了,对当地门儿清。"你说的这个啊,"老李泡着普洱茶慢悠悠地说,"其实就是些学生做的正规导游服务。但为啥要写'丽江约附近学生100一次'呢?说白了就是博眼球。"
他告诉我,现在丽江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带游客逛古城,通常两个小时收费100块左右。这个价格在旅游区还算合理,毕竟能听到本地人讲的趣闻轶事,比跟大团走马观花强多了。
不过啊,这种标价方式确实容易让人误会。我后来在古城南门真的遇到一个举着牌子的男生,牌子上就写着"丽江学生邀约每次一百元"。他解释说,就是带游客走小众路线,去普通游客找不到的观景台,还能帮忙拍照片。
说实话,站在游客的角度想,花100块钱找个本地学生当导游,确实比请专业导游更亲切。这些学生通常更了解年轻人喜欢的打卡点,而且聊天没距离感。但关键是,这种广告写法确实需要改进,不然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。
我在束河古镇遇到的情景就更规范些。几个学生模样的导游都穿着统一的马甲,胸前别着工作证,价格表也写得清清楚楚:"古城徒步导览,100元/2小时"。这样明码标价,大家都放心。
其实想想,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赚点生活费无可厚非,但这种"丽江约附近学生100一次"的表述方式,确实值得商榷。毕竟旅游服务最重要的是透明和信任,要是因为广告词让人产生误会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现在很多本地旅行社已经在和高校合作,给学生提供正规的导游培训,让他们能更专业地开展这类勤工俭学活动。这样既保证了服务质量,又避免了那些让人尴尬的误解。
傍晚时分,我坐在文昌宫门口的石阶上,看着古城里来往的游客。忽然觉得,其实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旅游服务,真诚最重要。标新立异的广告或许能吸引眼球,但想要长久,还是得靠真材实料的服务。
离开丽江前,我又在巷口看见那种小广告。这次我注意到,下面多了一行小字:"正规导游服务,持学生证可预约"。看来,这些提供"丽江学生邀约每次一百元"的同学们,也正在努力让服务变得更规范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