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靖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在哪些地方有,类似曲靖哪些地方存在小巷子招揽现象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30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曲靖老城区转悠,总能在一些巷子口看到些特别的情形。不少人凑在一块儿低声交谈,时不时朝路过的人看几眼。这种曲靖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,说实话挺让人好奇的。你说这大白天的,这些人到底在张罗些什么呢?

老城区的典型区域

我从南门街往麒麟巷那边走,这一路上就碰到了好几拨人。有个大姐站在巷子口的阴凉处,看见我经过就上前两步,压低声音问“要不要找个地方休息”。我摇摇头走开了,心里却在琢磨:这大白天的,怎么这么直接呢?再往前走到文庙附近,那些窄窄的巷子里更是热闹,几乎每隔十来米就有人站在那儿,有的靠在墙边抽烟,有的蹲在路边玩手机,但眼睛都时不时往路上瞟。

这些地方的共同点是都比较老旧,巷子四通八达,而且离主干道都有段距离。你说要是放在大街上,肯定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拉客。但躲在巷子里,感觉就安全多了。而且这些巷子还有个特点,就是岔路多,七拐八绕的,真要有什么事,跑起来也方便。

我边走边想,这些做生意的也挺会挑地方的。老城区住着不少外来打工的,流动人口多,生意肯定比别处好做。再加上这些巷子周围小店多,杂货铺、小吃店、理发店一家挨着一家,人来人往的,他们混在里面也不显眼。

新老城区交界地带

往新城区方向走,在建设路和麒麟北路交叉口那一带,情况又不太一样。这里算是新老城区的过渡区域,街道宽了不少,但巷子还是那些老巷子。我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:这儿拉客的人显得更“专业”些,不像老城区那么随意。

有个穿衬衫的中年男人,手里拿着个小包,看见合适的路人就上前搭话。话说得特别含蓄,要不是我特意观察,还真听不出来是在拉客。他先是问路,然后顺势聊起来,最后才悄悄问要不要“找个地方坐坐”。这种招揽方式,倒是挺符合这个地段的气质——既保持着老城区的烟火气,又带着点新城区的体面。

说实话,站在这儿看了一会儿,我发现这些地方之所以会成为招揽客人的热点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位置实在太方便了。公交站就在旁边,出租车随叫随停,而且离商业区也不远。有人从商场出来,拐个弯就能钻进这些巷子,确实隐蔽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曲靖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,在新城区中心就很少见了。可能那边摄像头多,巡逻的警察也频繁,管理确实严格不少。

走到寥廓北路附近,天色已经有点暗了。路灯还没完全亮起来,巷子里的光线朦朦胧胧的。这时候,巷子口的人反而更多了。他们叁叁两两地站着,有的在玩手机,有的在闲聊,但眼睛都在打量着过往的行人。

我站在马路对面观察,发现这些人挺会挑时间的。正好是下班高峰期,街上人来人往,他们混在人群里,确实不太起眼。而且这个时候,大家都急着回家,很少有人会特意关注巷子里的情况。

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挺深:这些拉客的人之间好像有种默契。他们各自守着一段巷子,互不干扰。有时候看见熟面孔经过,还会互相使个眼色。这种情形,要说没人组织,还真不太可能。

我在想,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形成这样的风气呢?可能是因为附近有几个老小区,流动人口比较集中。再加上周边有不少小餐馆和夜市,晚上特别热闹,自然就成了这些人活动的“黄金地段”。

转了这一大圈,我发现曲靖这些小巷子的情况确实挺复杂的。老城区、新旧城区交界处,还有夜市周边,都能看到类似的现象。虽然表现形式不太一样,但归根结底都是在利用巷子的隐蔽性来做生意。

话说回来,这种现象存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光靠整治恐怕不够,还得从根源上想办法。比如给这些地方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或者加强这些区域的管理。但具体该怎么操作,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