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龙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艺课堂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51:57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窗,在茶室里洒下斑驳的光影。二十几个和龙中学的学生盘腿坐在蒲团上,盯着面前摆开的茶具——紫砂壶、公道杯、品茗杯,还有那个小巧可爱的茶宠。穿亚麻色茶人服的李老师笑着摇摇头:“别紧张,茶道不是考试,咱们今天就是玩儿。”这句话顿时让气氛轻松了不少。

坐在第叁排的女生王小雨,第一次发现原来泡茶有这么多门道。水温要控制在85到90度,茶叶在盖碗里醒过之后,香气会完全不一样。她小心翼翼地端起刚泡好的龙井,凑近鼻子闻了闻,那股豆香味让她想起了外婆炒茶叶时厨房里弥漫的味道。原来,这就是他们和龙学生品茶上课要感受的东西。

从笨手笨脚到渐入佳境

起初,大家的手法都挺生疏的。隔壁班的张明差点把盖碗打翻,还好及时扶住了。李老师倒是不急,慢悠悠地示范:“拿盖碗要像捧着只小鸟,太紧会伤着它,太松又怕它飞走。”这话说得真形象,王小雨试着调整手势,果然顺手多了。

第二轮练习时,同学们已经开始找到感觉了。注水、出汤、分茶,动作渐渐流畅起来。王小雨发现,专心泡茶的时候,心里特别安静,连窗外的鸟叫声都听得清清楚楚。她给旁边的同学递茶时,两人相视一笑——这种感觉,和在教室里埋头写作业完全不一样。

李老师穿行在同学们中间,时不时停下来指点:“绿茶要快出汤,红茶可以多闷几秒。”“闻香时要深呼吸,让茶香充满整个鼻腔。”这些细节,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。

茶香里的文化滋味

休息时,李老师讲起了茶的故事。她说,我们和龙这个地方啊,虽然不产名茶,但喝茶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祖辈。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多饮料,夏天干活回来,一大碗凉茶就是最好的解渴方式。“你们爷爷奶奶那一辈,谁不会泡个茶呢?”

这话让王小雨想起,她爷爷现在每天还保持着喝早茶的习惯。以前总觉得那是老人家的事,现在才明白,这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她决定周末回家要帮爷爷泡壶茶,让他也尝尝孙女的手艺。

接下来的实践环节,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泡茶。有意思的是,每个人泡出来的茶味道都不太一样。张明泡的茶总带着点急躁的味道,而学习委员刘芳泡的茶就特别温润。原来,泡茶真的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。

这堂别开生面的学子茶艺课堂体验,不知不觉就接近尾声了。同学们都意犹未尽,围着老师问这问那:“老师,哪种茶叶适合晚上喝?”“自己在家要怎么练习?”李老师一一解答,脸上始终挂着欣慰的笑容。

收拾茶具时,王小雨发现自己的心境变得特别平和。她第一次意识到,慢下来不是浪费时间,而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活。这也许就是学校安排这门课的深意吧——在快节奏的学习中,给学生一个停下来品味的机会。

走出茶室,夕阳的余晖把校园染成了金黄色。同学们叁叁两两地走着,还在兴奋地讨论刚才的茶艺课。王小雨拨通了妈妈的电话:“妈,今天晚上我来泡茶吧,我学会了一个新技能……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