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格里拉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,香格里拉茶会海选私人定制工坊
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,发现了个好去处,叫香格里拉品茶海选自带工作室。我当时还纳闷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整得跟选秀似的?直到周末跟着他去了一趟,才明白这地方确实有点意思。
车子拐进条安静的小路,工作室就在个不太起眼的二层小楼里。推门进去,迎面就是淡淡的茶香,不像有些茶社那股子浓烈熏人的味儿。店主是位穿棉麻衬衫的大哥,正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,见我们进来,抬头笑了笑:“随便坐,茶在桌上,自己先闻闻看。”
茶具自己带,味道更对味
这话说得挺新鲜。我看了看桌上,整齐摆着五六种茶叶,都用白瓷碗盛着,旁边配着小卡片写着产地和特点。朋友从包里掏出他那个用惯的紫砂壶——原来“自带工作室”是这个意思。店主说,很多人喝茶挑器具,就像抽烟的人认火机,用顺手的家什泡出来的茶,喝着就是舒坦。
他这边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茶艺表演,也没有固定套餐。你想喝什么,自己从备选的茶叶里挑;怎么泡,按你自己的习惯来。这叫“海选”——把选择权交回喝茶的人手里。我试着泡了泡他们推荐的古树普洱,茶汤在灯光下透着琥珀色,入口绵软,回甘很久。朋友在旁边直点头:“这比那些强行推销888元套餐的地方强多了。”
从品茶到定制,体验升级了
后来我们又去了几次,发现还有个香格里拉茶会海选私人定制工坊,就在工作室隔壁。这里更讲究些,可以按你的口味提前配茶,甚至能约上叁五好友搞个小茶会。上周同事过生日,我们就在那儿包了个场。
工坊的主理人是个挺懂茶的姑娘,说话温温柔柔的,但聊起茶叶来头头是道。她根据我们平时的口味,提前配了叁款茶,还教了我们个“冷泡”的法子——把茶叶放在矿泉水瓶里搁冰箱一晚上,第二天喝起来特别清甜,适合夏天。那天晚上大家都很放松,没有碍罢痴的吵闹,就是安安静静地喝茶聊天,反而比往年任何一次聚会都让人记得住。
说实话,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找个地方慢下来不容易。在这儿待久了,我慢慢明白了他们说的“工作室”和“工坊”的区别——工作室是让你自己摸索,找到喜欢的味道;工坊则是在这个基础上,帮你把体验打磨得更精细。就像学画画,先自己随便涂鸦,再找老师点拨几下,乐趣就在这个过程里。
前几天带新朋友去,他看着墙上的茶叶名录问我:“这么多选择,会不会挑花眼?”我学着店主的语气回他:“喝茶这事吧,不用太纠结。就像交朋友,多试几个,总有一个对的。”他听完笑了,自己拿起茶勺,小心翼翼地尝了起来。
窗外天色渐暗,工作室里就剩我们这桌客人。朋友新泡的岩茶香气正浓,我们谁也没说话,只是偶尔端起杯子抿一口。这时候才觉得,所谓的好茶,大概不只是茶叶本身,还包括这份不慌不忙的惬意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