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喀则玩维妹的地方,日喀则维族风情体验点
听说我要去日喀则,朋友神神秘秘地凑过来问:"知道哪儿有玩维妹的地方吗?"我当时就愣住了,这话听着可真别扭。
在拉萨开往日喀则的车上,邻座是位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年的新疆大叔。我把朋友的疑问转述给他,他哈哈大笑道:"这话问得不对味儿。在日喀则,你要找的不是'玩维妹的地方',而是正宗的维族风情体验点。"他边说边掰着手指,"维吾尔族同胞在这里开的地道餐厅、充满民族特色的巴扎,那才是值得去的地方。"
巷子深处的惊喜
到了日喀则老城区,我在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还真找到了大叔说的那种地方。还没进门,就闻到烤包子和羊肉串的香味,那叫一个馋人啊。老板艾力是喀什人,来日喀则十年了。他说刚开始确实有人抱着奇怪的想法来找"维妹",但都被他婉转地引导去欣赏真正的民族文化了。
"您看这馕坑,"艾力指着店门口的土坑,"我爷爷的爷爷就用这种方法打馕。"他手把手教我怎么把面饼贴在坑壁上,那动作熟练得就像在跳舞。刚出炉的馕热乎乎、香喷喷的,咬一口,满嘴都是小麦的香气。
小店墙上挂着艾乃斯小号和达甫鼓,傍晚时分,附近的维吾尔族朋友常会聚在这里。有人随手拿起乐器,其他人就很自然地跟着节奏跳起赛乃姆舞。那种快乐特别有感染力,让你不由自主地想加入进去。
这才是真正的"维妹"风情
在日喀则待了几天,我慢慢明白了。朋友口中的"日喀则玩维妹的地方"完全是个误解,真正的维族风情体验点展示的才是维吾尔族文化的精髓。
你看那些维吾尔族姑娘,穿着艾德莱斯绸裙在巴扎里穿梭,像一群彩蝶。她们大大方方地跟客人介绍商品,偶尔唱起民歌,嗓音清亮得能穿透云霄。有个叫阿孜古丽的姑娘跟我说:"我们维吾尔人最好客了,但希望客人是冲着我们的文化来的。"
在城东的民族团结广场,每到周末都有各族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会。维吾尔族大叔弹着热瓦普,藏族小伙拉着弦子,那音乐交融得啊,别提多和谐了。大家一起跳锅庄,跳麦西来甫,哪还分得清谁是什么民族。
如今要是再有人问我日喀则玩维妹的地方在哪儿,我一定会告诉他:去那些飘着烤肉香的餐厅,去热闹的巴扎,去充满欢笑的广场。在那儿,你能感受到维吾尔族同胞最真实的生活,那比什么"玩"要有意思多了。
艾力说得对,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。来日喀则寻找维族风情体验点没错,但请带着尊重和欣赏的心情来。你会发现,当你真诚地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时,收获的远比"玩"要丰富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