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泉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香伴读时光
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窗,在茶席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福泉中学高二(3)班的同学们正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白瓷杯,观察茶汤的色泽变化。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,而是他们每周雷打不动的茶文化课。
授课的李老师拎着紫砂壶在课桌间穿梭,壶嘴悬停时划出一道琥珀色的弧线。“注意看叶底的舒展程度,”她指着茶海里缓缓绽放的碧螺春,“就像我们读书,要沉得下心才能品出真味。”坐在第叁排的林小雨低头嗅了嗅茶香,忽然觉得昨天死活背不下来的古文,此刻在茶烟袅袅中突然有了画面感。
当茶杯遇见课本
你可能想问,泡茶不会耽误学习吗?刚开始家长们都这么觉得。直到看见孩子们在茶香中渐渐坐得住椅子,数学公式旁边还认真记着“凤凰叁点头”的冲泡要领。说来也怪,那些总爱在课堂上玩笔袋的同学,现在能安安静静盯着茶叶沉浮看十分钟。
班长陈浩的作文本里藏着个小秘密。上学期写“我的梦想”,他洋洋洒洒写了八百字茶农故事——原来有次他泡的毛尖带着青草气,李老师笑着说:“这是杀青火候没到位呀。”就为弄懂什么是“杀青”,他翻完叁本茶学专着,顺带把明朝商品经济史研究了个透。
茶壶咕嘟咕嘟响着,像老朋友在说悄悄话。后排两个女生正在比较谁养的建盏釉色更润,她们管这个叫“养壶如养心”。或许正是在这般学子茶香伴读时光里,有些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,正悄悄生根发芽。
窗台多肉植物旁边,摆着同学们用茶渣发酵制的肥料。生物课讲的微生物分解,在这儿变成看得见的实践。最调皮的王明宇现在成了茶艺小能手,他说等待水温降到85度的过程,让他学会了“有些事情急不得”。
夕阳斜照时,茶具已收拾妥当,教室里却还萦绕着若有似无的香气。不知道多年以后,当这些福泉学生品茶上课的年轻人散落天涯,是否还会记得某个午后,他们曾在一盏茶里品出春天的形状,而青春的模样,正如同舒展开的茶叶,在时光里缓缓绽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