扎兰屯大学里怎么找卖的,附近如何找卖东西的
校园内部的小天地
刚来扎兰屯大学那会儿,发现生活用品没带全,可把我愁坏了。隔壁宿舍的东北室友看我满楼道转悠,乐呵呵地指点:“超市远着咧,要不先去宿舍楼下的布告栏瞅瞅?”将信将疑地跑下楼,发现布告栏玻璃窗里真贴着不少手写纸条,有转让二手台灯的,有毕业出自行车的,还有个学姐在卖多余的全新笔记本。字迹虽然歪歪扭扭,但都留着电话和宿舍号,看着就挺靠谱。
后来我才慢慢摸到门道。除了布告栏,每个食堂门口其实也有块小黑板,上面用粉笔写着各种信息。有一次中午吃完饭,我就看见有人写着“多买了一箱牛奶,保质期到年底,便宜转”。这事儿关键就在于得勤看着点,好东西往往一两天就被人订走了。有时候路过,还能碰见贴条子的同学本人,直接就能聊上几句,问问东西几成新、怎么取货,比网上聊天还方便。
宿舍楼里慢慢也熟了,我们那层楼有个大四的师兄,在微信群专门做代购零食的小生意。他每周去批发市场进一次货,可乐、泡面、薯片都比超市便宜块儿八毛的。大家在他那儿买东西,图的就是个方便,晚上饿了直接在群里下单,他一会儿就给送到门口,连宿舍楼都不用出。
扎兰屯大学周边转转
要说扎兰屯大学附近如何找卖东西的,那可真得往学校后门那条小街走走。那条街不长,但啥都有,水果摊、文具店、修鞋配钥匙的,挤得热热闹闹的。我特别喜欢那个卖煎饼果子的大姐,她摊子旁边就经常摆着学生寄卖的东西。上个月我还在那儿淘到个九成新的计算器,才花了原价一半的钱。
街角有家打印店,老板挺有生意头脑,在店里弄了个小货架,专门帮学生代售各种小物件。鲍盘、耳机、专业课的旧书,整整齐齐摆了一排。老板说他不收摊位费,卖出去了才抽成,所以价格都挺实在。这种地方买东西放心,至少有个店面在,出了问题还能找得到人。
对了,差点忘了说每周五下午的“跳蚤市场”。这个不是学校官方组织的,就是学生们自发形成的习惯。在体育馆后面的小空地上,叁五成群地铺张报纸或者旧床单,就把要转让的东西摆上了。有次我去逛,看见一个女生在卖她养不了的多肉植物,小小的盆栽摆了一地,还挺可爱的。这种市场也没什么固定规矩,看中了什么直接跟卖主商量价钱,聊得投缘了,说不定还能多送你个小礼物。
其实在校园里找这些买卖信息,最怕的就是遇到骗子。我一般都会选择能当面交易的方式,看到实物再付钱。如果是比较贵重的物品,还会要求看一下购买凭证或者学生证。毕竟都是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的同学,多数人都挺讲信誉的,为了一点小钱坏了名声,实在划不来。
慢慢地我发现,在扎兰屯大学里找这些买卖渠道,倒成了大学生活的一种乐趣。它不光是买东西省钱那么简单,更像是一种连接,把原本不认识的同学串在了一起。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次会淘到什么宝贝,也猜不到会因此认识哪位有趣的同学。这种带着点人情味的交易方式,或许就是大学校园特有的温暖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