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郑万达公寓妹子,新郑万达人像拍摄
周末下午叁点半,阳光斜斜地洒在新郑万达公寓楼的玻璃幕墙上。我挎着相机包里外转了两圈,终于在星巴克角落找到正在刷手机的小琳。她抬头时耳边的碎发被阳光染成栗色,这个瞬间让我突然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在这里拍人像。
小琳是附近大学舞蹈系的学生,租住在万达公寓快半年了。“当初选择这儿就是图方便。”她搅拌着抹茶星冰乐,“楼下是商场,地铁口五分钟,最重要的是——”她突然笑起来,“每个月爸妈来看我,都以为我住在高端住宅区呢。”
藏在商圈里的生活气息
我们决定先在她常去的公寓公共区域取景。穿过挑高的大堂时,她熟练地和保安点头打招呼。“其实住久了会发现,这里比想象中更有生活气息。”她指着电梯厅的公告栏,“你看,有拼单买水果的,有转租信息的,还有寻猫启事。”
在公寓楼的空中花园,我们遇到正在晾晒床单的王阿姨。“这姑娘我认识!”阿姨热情地招呼,“每次见她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像今天这样。”小琳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整理裙摆。这个画面很有趣——时尚的年轻租客与传统的居家场景,在新郑万达公寓这个空间里自然地融合。
拍摄间隙,小琳说起她隔壁住着直播带货的主播,对门是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,楼上有对刚结婚的小夫妻。“有时候深夜能听到主播练话术,早晨电梯里都是咖啡香味。”她说这些时眼睛发亮,让人想起学生宿舍夜谈会的氛围。
镜头内外的真实片刻
转到商场中庭拍摄时,发生了段小插曲。我们正在拍旋转楼梯的构图,突然有个小朋友的气球飘到镜头前。小琳下意识伸手接住,弯腰递给追过来的小男孩。我连续按下快门,捕捉到她没经过设计的笑容。“这张最自然。”后来选片时她指着那张说。
在优衣库试衣间外的休息区,她讲起上周遇到的尴尬事。穿着睡衣下楼取外卖,结果电梯停在了一楼商场入口。“当时恨不得钻地缝!”她夸张地比划着,“现在就算倒垃圾也要换好衣服。”这就是住在商场上方的特别体验吧,永远处在公私领域的交界处。
日落时分我们转到公寓楼顶,从这个角度能看到整个万达商圈渐次亮起的灯火。小琳靠着栏杆哼起歌,风吹起她衬衫的衣角。这个画面让我想起她早前说的话:“住在这里就像始终站在舞台边缘,随时可能踏入繁华,又能退回自己的化妆间。”
收工时已经华灯初上,我们在商场负一楼的美食街吃了煲仔饭。她熟练地和酸辣粉摊主打招呼,又在奶茶店报了会员号。“现在觉得,所谓高端社区不过是个标签。”她咬着吸管说,“真正让这里鲜活的,是每天发生的这些细碎日常。”
回家整理照片时,我发现最打动人的不是那些精心构图的镜头,而是拍摄过程中偶然抓取的瞬间。比如她在化妆品专柜试色时纠结的眉头,在书店翻漫画书时翘起的脚尖,还有在公寓走廊被邻居家的饭香引得张望的模样。这些画面拼凑出的,不只是新郑万达公寓妹子的生活片段,更是当下年轻人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关电脑前我又看了眼最后那张照片——暮色中的公寓楼灯火通明,每个亮着的窗户后,可能都住着像小琳这样,在商业综合体里寻找生活温度的年轻人。明天要不要也去万达公寓附近转转呢?说不定能拍到更多有意思的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