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那里有站小巷的,江边老巷有站台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36:14 来源:原创内容

临江那里有站小巷的,这话听着像句暗号。第一次听老街坊提起时,我正对着手机地图发愁——导航上根本找不到这个站台。

穿过两条热闹的马路,拐进江风常年吹着的巷口,这才算找对地方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头探出几枝石榴花。巷子窄,两旁的老房子挨得紧,晾衣绳横在半空,挂着衬衫和床单,随风轻轻晃动。走了百来步,果然看见个褪色的站牌立在墙角,蓝底白字写着“临江巷”。字迹有些模糊,像是被江水浸润过多年。

等车的人

站台旁摆着几张竹椅,坐着几位老人。穿白色汗衫的老爷子摇着蒲扇说,这站台比他岁数都大。早先这里是渡口,后来江上修了桥,渡船停了,站台却留了下来。“现在啊,半小时才来一班车。”他眯眼望着巷口,“不过我们都习惯在这儿等着,看看江,说说话。”

正说着,公交车慢悠悠驶进巷子。这场景挺奇妙——现代公交车挤在不足四米宽的巷道里,后视镜几乎擦着墙边的绿苔。司机是个老师傅,也不按喇叭,稳稳停在那棵老槐树下。上车的人不多,多是去买菜回来的阿姨,拎着菜篮子互相让着:“你先上,我后面这班也行。”

江边老巷有站台,站台守着巷子里的人情味。巷口卖栀子花的婆婆认得每个等车的人,总会留最新鲜的那串给常坐车的姑娘;小卖部老板见车快来了,会帮着急的客人先把零钱找好。这些细碎温暖,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坐标。

我在站台边的石阶坐下,看江水在不远处流淌。有个妈妈带着孩子等车,小孩踮脚去够槐树的叶子。妈妈轻声说:“别摘,让它好好长着。你看这站台,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在这儿等车了。”孩子仰头问:“那它还会在吗?”妈妈笑着摸摸他的头:“只要巷子在,站台就会在。”

傍晚时分,橘色夕照把巷子染得温柔。最后一班车驶离时,站台安静下来,只剩江风和隐约的涛声。穿汗衫的老爷子还坐在竹椅上,望着巷口说:“明天见咯。”不知是对远去的车说,还是对这条老巷说。

离开时回头望去,江边老巷有站台在暮色里静默伫立。它不只是个乘车的地方,更像是这条巷子的心跳——不慌不忙,见证着日升月落,承载着街坊们的晨昏日常。或许某天,这样的老站台会渐渐消失,但此刻,它还在那里,等着每一个需要它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