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市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,芒市品茗选拔赛活动工作室
最近在芒市街头巷尾,总听见有人在聊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事儿。说真的,刚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也愣了一下——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扯上"大选海选"了?后来路过青年路才瞧见,原来这家工作室的玻璃门上,正儿八经挂着两块牌子:左边是"芒市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",右边新添了"芒市品茗选拔赛活动工作室"的招牌。
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推门进去,迎面就是扑鼻的茶香。店主是位穿亚麻衫的大叔,正给围坐的七八个年轻人倒茶。"我们这儿啊,就是把喝茶变得好玩些。"他递给我一只白瓷杯,"每月举办品茗选拔赛,就像唱歌选秀似的,不过比的是谁更懂茶。"
茶桌上的较量
上周叁正好碰上他们的月度赛。看着挺有意思——每位参赛者要盲品五种茶,说出产地和工艺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刚尝了口茶汤就脱口而出:"这是勐库大叶种,去年秋茶,用传统锅炒工艺。"我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,这功夫没个叁五年可练不出来。
工作室的布置也挺别致,原木茶架上摆着各地名茶,每罐茶叶都贴着选手编号。原来这些茶都是往期参赛者带来的珍藏,现在成了比赛专用茶。墙上挂着月度"茶王"的照片,有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已经连续叁个月卫冕成功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,来这里的不全是资深茶客。坐在角落的短发女孩悄悄告诉我,她是被闺蜜拉来长见识的。"刚开始连龙井和毛峰都分不清,现在至少能喝出烘焙程度了。"她说着又抿了一口茶,"在这儿待久了,慢慢就能体会出每片茶叶的故事。"
工作室主人给我续了杯桂花乌龙,说起创办初衷:"现在年轻人总说茶文化有距离感,我就想着能不能换个路子。用比赛的形式,让大家在较劲中学到真东西。"他指着正在激烈讨论的茶桌笑道,"你看,他们现在争茶叶品质的样子,是不是特别像在讨论音乐榜单?"
说来也怪,自从知道这个地方,我周末也爱往这儿跑。不仅因为能尝到稀有好茶,更因为这里有种特别的氛围——没有传统茶室的拘谨,倒像是个以茶会友的俱乐部。上次遇见位老茶农带来自家种的野茶,大伙儿围着他问东问西,愣是把品茶会变成了茶叶种植课。
现在芒市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已经发展到要提前预约了。新来的茶客往往带着好奇,老茶客则轻车熟路地直奔自己常坐的位置。那个总戴着茶色眼镜的小哥最近在研究宋代点茶法,说要在下届品茗选拔赛上露一手。而墙上的照片栏里,新晋"茶王"正捧着奖杯笑得开心,背景里满架子的茶叶罐,仿佛在诉说着每个爱茶人的故事。
傍晚离开时,瞥见工作室的灯光透过落地窗,在暮色中晕开暖黄的光晕。里面的人们还在热烈地交流着品茶心得,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相遇时,该有的样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