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昌火车站300一次,乐昌站服务一次300元
那天我在乐昌火车站门口等人,偶然听见两个拉客的师傅在闲聊。其中一个搓着手指说:“现在这行情,乐昌火车站300一次,少了根本没人愿意跑。”另一个人点头接话:“是啊,乐昌站服务一次300元,这价都成行规了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叁百块?从火车站到市区不过十来分钟车程,正常打表也就叁十块。这价钱翻了多少倍?我忍不住凑近些,假装玩手机,耳朵却竖得老高。
藏在价格里的门道
后来跟常往来的朋友打听才知道,人家说的“服务”根本不是拉客。有位老师傅神秘地笑了笑:“你以为人家收的是车费?这价钱包含的可多了。”他掰着手指给我数——深夜接送、行李搬运、路线规划,甚至还能帮忙订便宜的民宿。
我突然想起上个月的事。那天晚上十一点多,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在出站口急得直转圈。她手机没电了,又记不住预订的民宿地址。旁边有位老师傅主动上前,叁下两下问清楚情况,直接从车厢里掏出充电宝,又凭着对本地民宿位置的熟悉,很快锁定了大概位置。最后不仅把她安全送到,还帮忙砍掉了二十块房费。姑娘要额外付钱感谢,老师傅摆摆手:“乐昌站服务一次300元是给别人包的价钱,你这单正常打表就行。”
这件事让我琢磨了好久。表面上看,乐昌火车站300一次的报价确实高得离谱。可换个角度想,这些老师傅们提供的早已超出普通运输的范畴。他们像活地图,知道哪条巷子最近;像万事通,清楚哪家店实惠;有时候还充当临时保镖,特别是对深夜独自出行的旅客来说。
车站旁边开小卖部的老周告诉我:“这些师傅也不容易。有时候等四五个小时才接一单,还要应付各种突发状况。上周有个客人把行李箱忘在车上,师傅专门跑了二十多公里给送回去,一分钱没多要。”
话说回来,这种服务模式也挺有意思。它没写在任何价目表上,却在这座车站周边自成体系。需要的人自然懂,不懂的人也不会贸然询问。就像某种心照不宣的约定,在规则之外建立起新的秩序。
前两天我又经过火车站,看见那位帮过女学生的老师傅正蹲在花坛边吃盒饭。他抬头看见我,咧嘴一笑:“别光看标价,得看值不值这个价。”这话说得在理。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判断,要么觉得叁百块太黑心,要么认为所有高价服务都是宰客。但现实往往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得多。
夜幕降临,火车站前的霓虹灯次第亮起。那些守在出站口的师傅们依然在等待,等待着需要“乐昌火车站300一次”服务的客人。他们构成这座车站独特的风景线,用自己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物有所值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人为这个价格犹豫不决,然后在体验过后恍然大悟——原来这叁百块里,装着的不仅是车轮碾过的路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