额尔古纳同城饮茶,额尔古纳本地品茶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6:29:47 来源:原创内容

额尔古纳的清晨总带着草叶的湿润气息,推开木窗就能看见河湾处氤氲的薄雾。这时候若能捧着热茶坐在窗边,看马群从对岸慢悠悠走过,大概就是草原城市最惬意的时刻。

说起额尔古纳同城饮茶,其实藏着不少门道。去年秋天在乌兰山脚下遇到位牧马大叔,他掏出随身带的铁皮茶罐,随手掰块砖茶扔进搪瓷缸,浇上滚烫的河水煮开。茶汤浓得发黑,他却咂咂嘴说:“咱们这儿喝茶不像南方人讲究,图的是让身子暖透。”

茶香里的市井烟火

新城区的茶室这些年渐渐多了,但老城巷子里还留着些特别的饮茶去处。记得有家叫“白桦坡”的小馆子,老板娘总在榆木茶台上摆着蓝莓酱和炒米。客人们习惯先啜口蒙古奶茶,再抿唇清茶解腻,这种喝法像极了额尔古纳人的性子——既保留着游牧民族的酣畅,又添了定居后的从容。

黄昏时分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几个穿着蒙古袍的老人围坐在煤炉旁,铜壶噗噗冒着白气。他们传递着同一只银碗,聊着草场的长势和孙儿的学业。茶在这里从来不只是饮品,更像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。

去年冬天在恩和乡遇见位做列巴的俄罗斯族大娘,她烤面包时必在铁皮炉上煨壶茉莉花茶。面团在土窑里膨胀的工夫,茶香已浸满整间木刻楞。她说这是祖辈传下的习惯:“从前驼队带来的茶砖比银子还金贵,现在嘛,咱额尔古纳本地品茶越来越方便了。”

河流滋养的茶滋味

额尔古纳河两岸的土壤很特别,种不出茶树,却孕育出独特的饮茶文化。朋友带我去过拉布大林的市集,卖山货的摊位都会支个茶摊。黑枸杞在玻璃罐里浮沉,金莲花茶汤漾着琥珀光,这些来自大兴安岭的馈赠,经河水冲泡后竟带着清甜的余韵。

有次在巴尔虎部落做客,主人用牛粪火慢煮了叁小时的奶茶,茶汤表面结着薄薄的奶皮。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,把炒米泡进碗里,听着他们用蒙语唱起敬茶歌。那一刻忽然明白,为什么说额尔古纳同城饮茶能喝出天地辽阔。

如今走在额尔古纳街头,依然能看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饮茶风景。奶茶馆里飘出奶香的同时,年轻人正用玻璃杯冲泡着果茶。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那份围坐饮茶的温暖始终没变——就像额尔古纳河,永远在炊烟升起的帐篷外静静流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