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火车站附近站街,临近车站周边街景
傍晚时分,我站在承德火车站出站口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从闸机里涌出来。出租车司机靠在车门上闲聊,宾馆接站的人举着牌子张望,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四处张望。这座不算太大的车站,每天都上演着相似的场景。
往西走了大概两百米,拐进一条不太显眼的小街,这里的氛围立刻变得不一样了。沿街摆着七八个小吃摊,煎饼果子的香味混着烤冷面的酱料味飘过来。一位大妈正在油锅前翻动着金黄色的油条,她身后的折迭桌上,几个刚下班的工人边吃豆腐脑边聊天。
车站旁的生活画卷
这条小街算不上宽敞,但热闹得很。修自行车的老王在路边摆摊二十多年了,他手上忙着补胎,嘴里还能和路过的人打招呼。“这承德火车站附近站街的,没有我不认识的老面孔。”他头也不抬地说,手里的扳手熟练地拧着螺丝。旁边水果摊的老板娘接过话茬:“可不是嘛,我们这些在承德火车站附近做生意的,就跟街坊邻居一样。”
继续往前走,能看见几家老旧的旅馆,价格比车站正对面的那些便宜不少。门口坐着的老爷子捧着茶杯,看见有人路过就点点头。偶尔有旅客来问价,他会慢悠悠地介绍:“单间八十,有热水。”这条临近车站周边街景里,藏着不少这样经济实惠的选择。
街角那家便利店开了有些年头了,老板娘总能记住熟客的习惯。“小李,还是老规矩?一瓶矿泉水和面包?”她边说边从货架上取下东西。这种熟络,是车站大厅里那些连锁超市找不到的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。小街的夜晚和白天的感觉完全不同。卖烧烤的小推车开始冒出阵阵青烟,叁五成群的年轻人围坐在小桌旁,啤酒瓶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。附近居民楼的阳台上,有人收着晾晒的衣服,偶尔探头往下看看街上的热闹。
我在想,这条看似普通的街道,其实承载了很多人的生计。从清晨第一班火车到站,到深夜最后一班车离开,这里的生意人始终守着自己的小摊。他们熟悉火车的时刻表,知道什么时候该多准备些食材,什么时候可以稍微休息。
街对面新开了一家连锁酒店,装修得挺气派。但奇怪的是,那些常来往的生意人,还是更喜欢住在这条街上的老旅馆。问起来,他们都说这里“有人情味”。确实,这条临近车站周边街景虽然看起来不够现代化,却有着独特的温度。
夜色渐深,我准备离开时,又一批旅客从车站方向走来。他们站在街口张望了片刻,然后拖着行李箱走进了这条小街。我想,他们应该也是被这里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吧。在这条不起眼的街道上,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——可能是热腾腾的饭菜,可能是实惠的住宿,也可能只是一份熟悉的感觉。